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情绪的起起落落。高兴时欢呼雀跃,失落时默默难过,这些情绪变化属于正常范围。但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情绪波动如同乘坐疯狂过山车,在极度亢奋与极度低落间来回切换,这极有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导致的。下面,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这种疾病。
一、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旧称躁郁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患者会交替经历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就像体内有两个极端的“情绪开关”,时不时地切换,搅乱原本平静的生活节奏。
二、躁狂发作时的表现
思维与语言:患者感觉自己智慧超群,思维好似高速运转的机器,想法源源不断,一个接一个涌现。讲话时,语速极快,滔滔不绝,跳跃性极大,旁人常常跟不上他们的思路,话题可能从宇宙奥秘瞬间跳到日常琐事。
精力与睡眠:精力变得异常旺盛,仿佛身体被注入无尽能量。原本正常的睡眠需求大幅降低,以往每天需睡七八个小时,此时可能仅睡三四个小时,醒来后依旧精神饱满,不知疲倦。
行为变化:行为上表现得极为冲动。消费毫无节制,大肆挥霍钱财,购买大量超出自身需求、价格昂贵的物品。比如,平时勤俭节约的人,可能突然刷爆信用卡,购置一堆奢侈品;或者心血来潮,贸然进行高风险投资,丝毫不考虑后果。
三、抑郁发作时的表现
情绪状态:情绪陷入深深的低谷,如同坠入黑暗深渊,对周围一切都兴致全无。曾经热爱的事物,如今都无法激起内心一丝波澜,世界仿佛失去色彩,只剩下灰暗。
身体状态:身体时常感到疲惫不堪,哪怕整日卧床休息,也觉得浑身乏力。这种疲惫并非普通劳累,而是从身体深处散发出来的无力感,严重影响日常活动。
自我评价:自我评价严重降低,认为自己毫无价值,是家人和社会的负担,陷入强烈的自责与愧疚中无法自拔。在极端情况下,还可能产生自杀念头,甚至实施自杀行为。这种抑郁状态一旦出现,往往会持续数周乃至数月,对患者身心造成极大伤害。
四、引发双相情感障碍的原因
遗传因素:遗传在双相情感障碍发病中占据重要地位。若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患有该疾病,其他家庭成员患病风险会显著增加。相关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双相情感障碍的影响比例可达60%-80%。
神经生物学因素: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失衡是重要原因之一。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在情绪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一旦它们的分泌或传递出现异常,就可能引发情绪的剧烈波动,导致双相情感障碍发作。
生活压力事件:重大生活变故,如亲人离世、失业、失恋等,可能成为疾病的导火索。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身体内分泌系统紊乱,干扰大脑正常的神经调节功能,进而诱发双相情感障碍。
五、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兼具躁狂与抑郁发作特征的精神疾病,其治疗需多维度协同发力,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与社会支持三者缺一不可,共同为患者铺就康复之路。
药物治疗是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的基石。心境稳定剂作为核心药物,如碳酸锂、丙戊酸盐等,能调节大脑神经递质的平衡,有效稳定患者情绪,显著降低躁狂与抑郁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在躁狂发作期,患者常出现情绪高涨、兴奋冲动甚至攻击行为,此时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喹硫平可迅速发挥作用,抑制过度活跃的神经活动,帮助患者恢复平静。而抑郁发作期的药物选择则需格外谨慎,传统抗抑郁药物可能诱发躁狂“转相”,因此医生通常会联合心境稳定剂,或选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的药物,在改善抑郁症状的同时避免病情恶化。
心理治疗同样是治疗过程中关键的一环。认知行为疗法(CBT)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应用广泛,它通过引导患者识别自身负面思维模式与行为习惯,帮助患者理解情绪波动背后的认知偏差。例如,教会患者在情绪低落时避免过度自我否定,在情绪高涨时警惕冲动决策,逐步建立健康的思维方式。此外,人际与社会节奏疗法(IPSRT)专注于稳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节律,通过规律作息、社交活动安排,减少情绪波动诱因,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让患者学会与疾病长期共处,重新融入正常生活。
家人与朋友的社会支持是患者康复的强大后盾。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常因病情反复发作感到无助与自卑,家人和朋友给予的理解、耐心陪伴与关爱,能极大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日常生活中,家属主动学习疾病知识,协助患者规律服药、定期复诊;当患者情绪低落时给予鼓励,躁狂发作时保持包容,营造温暖稳定的家庭环境,都能显著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鼓励患者参与病友互助团体,分享经历、互相支持,也有助于患者获得归属感,提升康复积极性。
药物、心理与社会支持三种治疗方式相辅相成,共同构建起对抗双相情感障碍的防线。只有三者紧密配合,才能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症状,减少复发风险,真正实现身心的康复与回归。
结语:
总而言之,双相情感障碍虽然严重,但通过科学规范治疗以及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有力支持,患者完全可以有效控制症状,重新拥抱正常生活。希望大家读完这篇科普文章,能对双相情感障碍有更深入了解,消除恐惧与误解。倘若身边有人出现类似症状,要及时提醒其寻求专业帮助,让我们携手为那些在情绪困境中挣扎的人照亮前行道路,牵引他们走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