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从饮食到运动,糖尿病患者的全方位生活指南

时间 :2025-01-24 作者 :褚海霞 来源:利津县盐窝中心卫生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正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一旦确诊,患者需要对生活方式进行全面调整。接下来,将从饮食、运动、日常监测和心态调节等方面,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一份全方位生活指南。

科学饮食,控糖基础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管理的基石,患者需遵循低糖、高纤维、适量蛋白质与健康脂肪的原则,合理分配三餐,控制总热量摄入。

主食应选择全谷物、杂豆类和薯类等升糖指数较低的食物,如糙米、燕麦、红豆、红薯等,避免过多食用精制谷物,如白米饭、白面包。这些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消化吸收相对缓慢,能稳定血糖水平。烹饪时,尽量采用蒸、煮、炖等方式,少用油炸、油煎,减少油脂摄入。

蛋白质来源以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及奶制品为主。每日可摄入一个鸡蛋、一杯牛奶、100 - 150克瘦肉或鱼虾,以及适量豆制品。它们富含优质蛋白,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

多吃新鲜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如菠菜、西兰花、芹菜等,保证每天摄入量不少于500克。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热量低,能增加饱腹感,同时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对控制血糖十分有益。水果可在血糖控制平稳时适量食用,选择低糖水果,如苹果、柚子、草莓等,每次食用量控制在100 - 200克,并放在两餐之间,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严格控制油脂和糖分摄入,少吃动物油、油炸食品和各类甜食,如蛋糕、糖果、奶茶等。减少在外就餐次数,因为餐馆食物往往高油高盐高糖,不利于血糖控制。

适度运动,助力控糖

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帮助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有氧运动是不错的选择,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将其分配到5天,每天30分钟左右。中等强度运动的判断标准为:运动时能正常说话,但唱歌会有些困难。运动强度要循序渐进,避免一开始就过度劳累。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热身,运动后进行拉伸放松,防止受伤。

除有氧运动外,也可适当进行力量训练,如使用哑铃、弹力带,或进行俯卧撑、仰卧起坐等简单力量练习,每周2 - 3次。力量训练能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有助于血糖控制和身体健康。

运动时间应选择在饭后1 - 2小时,避免空腹运动引发低血糖。运动时随身携带含糖食品,如糖果、饼干,一旦出现心慌、手抖、出汗、饥饿感等低血糖症状,立即食用,缓解后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日常监测,心中有数

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环节。患者需学会正确使用血糖仪,定期测量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了解血糖波动情况,并记录测量结果,就诊时提供给医生,作为调整治疗方案的依据。

一般初诊糖尿病患者或血糖控制不稳定者,应每天监测4 - 7次血糖,包括空腹、三餐后2小时、睡前血糖等;血糖控制平稳后,可适当减少监测次数,但每周至少监测2 - 3天。同时,也要定期测量血压、血脂,一般每3 - 6个月检查一次,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心态调节,积极应对

确诊糖尿病后,患者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血糖控制。因此,患者要学会自我调节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参加糖尿病患者互助小组、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释放压力,缓解不良情绪。家人和朋友也应给予患者更多关心和支持,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疾病。

糖尿病虽然是慢性疾病,但通过科学饮食、适度运动、日常监测和良好心态,患者完全可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希望这份生活指南能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享受健康生活。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