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设备无处不在,青少年近视问题愈发严峻。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近视率持续攀升,近视低龄化趋势明显。近视不仅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严重时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眼部并发症,给孩子的未来蒙上阴影。因此,做好青少年近视预防工作刻不容缓,而这一切,要从日常生活习惯开始。
一、合理用眼,避免疲劳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导致近视的主要原因之一。青少年的眼睛还在发育阶段,过度用眼极易使眼睛疲劳,进而引发近视。在日常学习中,一定要遵循“20 - 20 - 20”原则,即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就需要向20英尺(约6米)外的地方眺望20秒,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例如,学生们在写作业、看书或使用电子设备上网课20分钟后,可起身走到窗边,看看远处的风景,缓解眼部肌肉的紧张。
此外,用眼环境也至关重要。过强或过暗的光线都会对眼睛造成伤害。白天学习时,应尽量选择自然光线充足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射书本或屏幕;晚上学习,要使用合适的台灯,台灯应放置在左前方,避免产生阴影。同时,要保证室内整体光线均匀,避免明暗对比强烈。
二、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大量研究表明,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能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这种物质能够抑制眼轴的增长,从而预防近视。所以,鼓励青少年多参加户外活动,像打球、跑步、爬山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无论是课间休息还是周末假期,都应走出室内,亲近大自然。家长也可以多陪伴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既能增进亲子关系,又有利于孩子的视力健康。
三、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
“一拳一尺一寸”,这是正确读写姿势的口诀。胸口离桌沿一拳的距离,眼睛离书本一尺(约33厘米),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约3厘米)。正确的读写姿势可以减轻眼睛的负担,防止因头部前倾、弯腰驼背等不良姿势导致眼睛离书本过近,引发近视。学校和家长要时刻提醒孩子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一旦发现孩子姿势不对,及时纠正。同时,为孩子选择合适高度的桌椅也非常重要,确保孩子在学习时能够保持舒适且正确的姿势。
四、均衡饮食,合理搭配
眼睛的健康离不开营养的支持。在日常饮食中,青少年应多吃富含维生素A、C、E以及叶黄素、蛋白质的食物。维生素A对维持正常视觉功能至关重要,像动物肝脏、胡萝卜、菠菜等食物都是维生素A的良好来源;维生素C和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保护眼睛免受自由基的伤害,橙子、草莓、蓝莓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坚果、植物油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叶黄素则是视网膜黄斑区的主要色素,玉米、南瓜、西兰花等食物中叶黄素含量较高;蛋白质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瘦肉、鱼类、豆类等食物可为眼睛提供所需的蛋白质。合理搭配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有助于维护眼睛的正常发育和功能。
五、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产品已成为青少年学习和娱乐的重要工具,但过度使用会对眼睛造成极大伤害。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眼睛眨眼次数减少,容易导致眼干、眼涩、疲劳,进而引发近视。家长要帮助孩子合理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每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学习时,也应尽量选择屏幕较大、分辨率较高的设备,并注意保持合适的观看距离和角度。同时,可开启电子产品的护眼模式,减少蓝光对眼睛的刺激。
近视预防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学校、家庭和青少年自身共同努力。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保持健康饮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为青少年的眼睛健康保驾护航,让孩子们拥有一个清晰明亮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