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骨折那些事儿:从发生到康复的全过程解析

时间 :2025-01-17 作者 :李天强 来源: 费县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骨折,作为一种常见的骨骼损伤,往往由外力作用导致骨骼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它不仅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疼痛和肿胀,还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从骨折的发生、诊断、治疗到康复,整个过程需要患者和医生的紧密合作。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骨折的全过程,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损伤。

一、骨折的发生与原因

骨折的发生多与外力作用有关,如车祸、跌倒、撞击等直接暴力,或肌肉突然收缩、扭转等间接暴力。此外,骨质疏松、骨骼疾病(如骨肿瘤)、营养不良(如缺钙、缺维生素D)以及长期吸烟、过量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增加骨折的风险。尤其是老年人,由于骨骼逐渐退化,更容易因轻微外力而发生骨折。

二、骨折的诊断

当怀疑发生骨折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如X线片、CT等)来确诊。X线片是诊断骨折最常用的方法,它可以清晰地显示骨折的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对于某些复杂或隐匿性骨折,CT检查可能更为准确。

三、骨折的治疗

骨折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具体选择需根据骨折的类型、部位和严重程度来决定。

1.非手术治疗:对于非移位性骨折或移位不明显的骨折,可以采用手法复位加外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手法复位是通过医生的手法将骨折端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解剖位置,然后用石膏、夹板或支具等外固定器材进行固定,以防止移位和促进愈合。

2.手术治疗:对于移位明显、手法复位困难或伴有血管、神经损伤的骨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外固定架固定术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通过手术切开皮肤、肌肉等软组织,暴露骨折端,然后进行复位并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材料固定。外固定架固定术则是将外固定架固定在骨折的远近端,通过穿入骨内的钢针或螺钉进行固定。

3.药物治疗:骨折后,患者常伴有疼痛、肿胀等症状。为了缓解症状和促进愈合,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用于缓解疼痛和消炎,以及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如骨肽等。

四、骨折的康复过程

骨折的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

1.早期康复(1-2周):在这个阶段,患者的主要任务是减轻疼痛、肿胀和炎症。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冰敷、抬高患肢、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等措施来缓解症状。同时,患者还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肌肉收缩练习,以防止肌肉萎缩。

2.中期康复(3-8周):在这个阶段,骨折端开始逐渐形成骨痂,骨折的稳定性逐渐增加。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些关节活动练习和肌肉力量训练。训练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强度。

3.后期康复(8周以后):在这个阶段,骨折已经基本愈合,患者可以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然而,为了巩固康复成果并防止再次受伤,患者仍然需要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如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灵活性等。

五、骨折的预防与日常护理

为了降低骨折的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增强骨骼健康: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来增强骨骼的健康和强度。多吃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类等;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如散步、跑步、游泳等。

2.注意安全: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跌倒等意外事件的发生。在浴室和厨房等湿滑的地方使用防滑垫;在行走时要注意路面情况,避免踩到坑洼或不平整的地方。

3.治疗骨骼疾病:对于已经患有骨骼疾病的患者,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以降低骨折的风险。

在骨折发生后,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护理。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身体的恢复。

总之,骨折虽然是一种常见的损伤,但只要患者及时就医、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护理,大多数骨折都能够顺利愈合并恢复肢体功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增强骨骼健康、注意安全以及及时治疗骨骼疾病等方面的问题,以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