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首要杀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200万女性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且其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早期发现对于乳腺癌的治疗至关重要,其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晚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则大幅下降。因此,了解乳腺癌的早期症状,成为了女性守护自身健康的关键防线。
乳房肿块:不容忽视的异常信号
乳房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早期症状,约90%的患者以此就诊。多数肿块表现为无痛、单发、质地较硬且活动度差。一位35岁的女性在自我检查时,无意间发现乳房外上象限有一个蚕豆大小的肿块,因无疼痛症状,并未在意。直到肿块逐渐增大,才前往医院检查,最终确诊为乳腺癌。早期乳腺癌的肿块通常较小,容易与小叶增生或其他良性病变混淆。但即便肿块微小,有时也会累及乳腺悬韧带,引发局部皮肤凹陷或乳头回缩,需格外警惕。当发现乳房出现不明原因的肿块时,应及时就医,通过专业检查明确性质。
乳房疼痛:并非所有疼痛都源于炎症
在早期乳腺癌中,疼痛虽不常见,但偶有发生,可为钝痛或牵拉感,侧卧时更为明显。不过,乳腺疼痛可见于多种乳腺疾病,不能仅凭疼痛判断是否患有乳腺癌。例如,有些女性在月经来潮前会出现乳房胀痛,这多与乳腺增生有关。若乳房出现持续性、与月经周期无关的疼痛,且伴有肿块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排查乳腺癌的可能。
乳头溢液:警惕非生理性液体流出
乳头溢液也是乳腺癌的早期症状之一,约5% - 10%的乳腺癌患者会出现此症状,但以乳头溢液为首发症状的仅占1%。溢液性质多样,包括血性、血清样、浆液性、水样、脓性等。其中,血性溢液需高度警惕,虽大多由良性病变引起,但少数乳腺癌也可呈血性。如果在非妊娠、非哺乳期,乳头出现单管性溢液,尤其是血性溢液,应立即就医检查,排除乳腺癌的可能性。
乳头乳晕异常:细微变化背后的隐患
乳头乳晕的异常变化也可能是乳腺癌的信号。当肿瘤侵及乳头或乳晕下区时,可导致乳头回缩、扁平甚至内陷。此外,乳头糜烂、瘙痒,乳晕皮肤出现脱屑、发红等症状,也可能与乳腺癌相关。比如,乳腺Paget 病的典型表现即为乳头糜烂,常伴有瘙痒,约2/3的患者可同时伴有乳晕或乳房其他部位的肿块。一旦发现乳头乳晕出现异常,应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乳房皮肤改变:“酒窝征”与 “橘皮样变” 的警示
乳腺癌还可能导致乳房皮肤出现异常改变,“酒窝征”和 “橘皮样变” 是较为典型的表现。“酒窝征”是由于肿瘤侵犯乳腺悬韧带,使其缩短并牵拉皮肤,形成类似酒窝的凹陷。而“橘皮样变”则是因为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引起淋巴回流障碍,导致真皮水肿,皮肤表面呈现出橘皮样的外观。这两种皮肤改变一旦出现,往往提示病情已非早期,应立即进行详细检查。
腋窝淋巴结肿大:潜在的转移迹象
腋窝淋巴结肿大也是乳腺癌早期可能出现的症状之一。初期,肿大的淋巴结质地坚硬、可活动,随着病情发展,会与皮肤及其他组织粘连。部分患者可能先发现腋窝淋巴结肿大,进一步检查才发现乳腺的原发肿瘤。因此,女性在日常自我检查中,不仅要关注乳房,还应留意腋窝是否有异常肿大的淋巴结。
了解乳腺癌的早期症状,是女性预防和早期发现乳腺癌的重要手段,定期自检与筛查,是守护健康的关键。建议女性从20 岁起,每月进行一次乳房自我检查,4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进行一次乳腺钼靶检查。若发现乳房出现上述异常症状,务必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检查和诊断,切勿因疏忽大意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女性朋友们让我们从关注自身健康做起,积极预防,请重视身体信号,勇敢面对,为自己的生命健康筑起坚固的防线,让生命绽放更多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