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预防接种有哪些不良反应,接种后如何护理了解吗?

时间 :2025-01-03 作者 :​ 李文 来源: 泰安市新泰市青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泰安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预防接种是一种对传染病预防的有效方法,主要指的是通过不同途径将疫苗接种到人体当中,产生免疫反应而形成免疫力,从而有效避免相关疾病发生。但对于人体来说,疫苗属于一种异物,少部分人在接种疫苗后会存在不良反应。那么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有哪些?接种后应该如何护理?

预防接种有哪些不良反应?

一般反应

 一般反应指的是在预防接种之后出现体温升高的症状,大约会持续一到两天时间,还会伴随出现乏力、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会因为生物制品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一般来说,灭活疫苗在接种之后6-24小时就会出现不良反应,而活疫苗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相对较迟,这和酸碱度不适合、没有去除杂质等因素有关,还有一些疾病潜伏期或者体弱人群,在预防接种后,也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异常反应

 预防接种之后,异常反应差异较为明显,这和个体的差异性存在一定的关系,并且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发生时间均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淋巴结炎、过敏反应、无菌性脓肿等,个别人群在预防接种后还会存在皮肤过敏反应,这与特异性体质也有一定的关系。

偶合反应

 一般都是在预防接种后大约0-2天发生肺炎、支气管肺炎等疾病,主要是因为在接种过程中,接种人正好处于一些急性传染性疾病的潜伏期,在发生疾病后没有表现出症状,这和预防接种没有直接联系,无论是否进行预防接种操作,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局部反应

 这种通常会表现为接种部位的炎症反应,比如红肿热痛现象,这种现象一般会在1-2天内自行消退,如果较为严重,则会呈现为硬结、溃疡现象,这种反应在乙肝。百白破疫苗接种中比较常见,和注射位置不当、注射深度不足、注射前没有震荡处理等因素有关,会导致局部组织增生,从而引发无菌性化脓。

接种后应该如何护理?

日常护理

在预防接种完成之后立刻使用棉签按压,避免出现出血等不良症状。需要观察半小时方可离开,在留观中要将不良反应记录下来,包含症状、出现时间、持续时间以及具体处理措施等。对患者回家后出现的症状也需要详细记录,便于在就医中能够为医生提供详细信息。还需要保证24小时之内不能洗澡,在预防接种之后,针口部位可能会伴随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比如产生瘙痒、红肿等症状,所以健康指导同样重要,需要在进行预防接种之后做好相关防护工作,不要随意使用激素类药物,防止接种效果受到影响。

密切观察

预防接种后,需要密切观察自身身体状态,尤其是接种后48小时之内,如果不良反应持续加重或者存在其他的异常,比如呼吸困难、皮疹蔓延、高热不退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处理。

饮食护理

要多饮水,每天的饮水量要达到600毫升以上。还需要确保饮食清淡,需要形成科学的饮食习惯,能够合理规划进食时间,制定出更加合理并且科学的饮食方法,保证主食和辅食能够合理搭配,在饮食选择中,需要根据口味来科学选择,也需要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确保少食多餐,需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及优质蛋白食物,不要食用生冷、辛辣食物,在选择水果中也需要以低糖分为主,绿色蔬菜的含量需要保持每餐二百五十克以上。

局部护理

 在预防接种后,如果需要进行局部的清洁,可以使用温水擦拭,保证其清洁与干燥,如果存在瘙痒症状,需要禁止抓挠。在衣物选择中,需要确保足够宽松适宜,降低摩擦。24小时之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避免接种部位受到刺激,还要做到充分休息,防止因为出汗因素而对预防接种效果造成影响。

总之,在预防接种后可能会产生一些正常反应,也会出现一些异常反应,这就要求我们对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拥有一个准确的认知,能够做好预防接种后的护理工作,才能够确保预防接种效果的提升。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