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胃癌手术后护理,从恢复到康复

时间 :2025-01-03 作者 :孙玉玲 来源: 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上升,且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是中晚期。胃癌的治疗方法多样,其中手术治疗是最常见的根治性手术。然而,胃癌手术后患者的护理过程尤为关键,直接关系到术后恢复速度与质量。胃癌手术后护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从恢复期到康复期,涵盖了身体、心理、营养等多方面的支持。

一、术后恢复期护理

1.监测生命体征

手术后的初期,生命体征的监测至关重要。需要定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及时发现异常变化。例如,体温升高可能预示着术后感染的发生,血压下降可能提示失血性休克等问题。此时的护理人员应时刻保持警惕,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迅速采取相应措施。

2.管理疼痛

胃癌手术后,疼痛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尤其是切除部分胃或全胃的患者。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情绪和食欲,还可能导致患者活动受限,影响术后恢复。对于疼痛的管理应根据医生的指示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疼痛严重者可采用持续镇痛泵(PCA)等方式。此外,护理人员可采用舒缓疼痛的非药物方法,如体位调整、温热敷等。

3.恢复饮食

胃癌患者术后需要逐步恢复饮食。初期因胃肠功能恢复缓慢,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此应根据医生指示禁食并提供肠道营养支持。饮食逐步过渡,从清流食到半流质,再到固体食物。护理要点包括防止术后并发症(如胃瘫痪),鼓励患者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同时,对无法口服进食的患者,应提供静脉营养支持,确保能量和营养需求。

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1.防止胃肠道出血

胃癌手术后,患者可能出现胃肠道出血,特别是对于接受胃切除的患者来说,出血风险较高。护理人员应定期监测患者的大便颜色、呕吐物以及其他出血征兆。一旦发现患者出现黑便、呕血等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2.预防感染

术后感染是胃癌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腹腔感染。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伤口情况,观察是否有红肿、渗液或异常分泌物,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并定期更换敷料。对于已经出现感染的患者,需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并做好局部护理。

3.防止营养不良

胃癌手术后,患者可能因胃肠功能受损或食欲不振而导致营养不良。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支持。对口服进食困难的患者,应及时采取静脉营养支持,确保营养的补充。此外,还应关注电解质平衡,及时调整。

三、康复期护理

随着患者逐渐度过手术后的恢复期,进入康复期。康复期通常从术后3个月开始,直至术后1年或更长时间。此时,患者已经基本恢复,但由于胃部手术的影响,患者仍可能面临一些功能障碍,如胃排空不畅、消化不良等。康复期护理的核心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质量,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促进肠胃功能恢复

胃癌手术后,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胃切除术后患者的胃排空功能。此时,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帮助其逐步恢复正常的饮食方式,并进行胃肠功能的锻炼。

合理安排饮食: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高糖等食物。

鼓励运动:适量的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便秘和胃肠不适等问题。

2.心理支持

胃癌手术后的患者常常面临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除了身体上的恢复,心理护理同样重要。患者可能因疾病带来的痛苦而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护理人员应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患者正视疾病,树立积极的治疗信心。此外,建议患者参加一些支持性团体活动,增加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减轻心理压力。

3.定期随访与体检

在康复期,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与体检,监测是否有复发或转移的迹象。常见的随访项目包括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内镜检查等。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按时完成相关检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处理。

四、总结

胃癌手术后的护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术后恢复期重点在于监测生命体征、疼痛管理和饮食恢复;康复期则侧重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提供心理支持和定期随访。良好的护理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并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密切配合,共同实现全面康复。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