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士教你怎样过好日常生活

时间 :2025-01-03 作者 :刘咨含 来源: 简阳市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老年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帮助老年慢阻肺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享受更舒适的日常生活,我们总结了实用的生活管理策略。希望这些建议能为患者提供有益的指导,让他们在面对疾病时更加从容不迫,重拾生活的乐趣与希望。

一、保持环境舒适与卫生

1.室内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是慢阻肺患者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换气,确保空气新鲜,有助于减少室内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滋生。同时,室内温度和湿度也要适宜,一般建议室温保持在18℃22℃,相对湿度保持在55%60%。太冷、太热或过于干燥的空气都可能刺激患者呼吸道粘膜,导致排痰不畅,加重病情。

2.清洁卫生

房间要经常打扫,保持清洁,避免烟雾和尘土。慢阻肺患者对空气中的微粒特别敏感,因此,要尽量减少室内灰尘和异味的产生。可以使用吸尘器或湿抹布清洁地面和家具,避免使用可能产生强烈气味的清洁剂。此外,室内还可以摆放一些绿植,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净化空气。

二、合理饮食与营养

1.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慢阻肺患者由于呼吸困难,往往消耗较大,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来支持身体机能。因此,建议多食用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这些食物有助于增强患者体质,提高抵抗力。

2.易消化、低盐饮食

慢阻肺患者的消化功能可能较弱,因此,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蒸蛋等。同时,要控制食盐的摄入量,每日食盐量不宜超过6克,以减少水肿和高血压的风险。

3.忌食辛辣刺激性和产气性食物

辛辣刺激性和产气性食物可能加重慢阻肺患者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咳痰等。因此,要尽量避免食用辣椒、花椒、洋葱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豆类、薯类等产气性食物。

4.多饮水

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在1500毫升以上。充足的水分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排痰,减轻呼吸道症状。

三、适度锻炼与呼吸训练

1.适度锻炼

肺部功能受损后,一般可以通过适度锻炼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改善。慢阻肺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遵医嘱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如慢跑、散步、游泳、打太极拳等。这些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但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呼吸困难症状。

2.呼吸训练

呼吸训练是慢阻肺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常用的呼吸训练方法包括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是指通过缩小嘴唇的口径来延长呼气时间,有助于减少残气量,增加肺泡通气量。腹式呼吸则是通过深呼吸来增强膈肌的收缩力,提高肺部的通气效率。患者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呼吸训练,每天练习数次,每次持续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

四、预防呼吸道感染

1.戴口罩

慢阻肺患者对呼吸道感染的抵抗力较弱,因此,在流感季节或人群密集场所,要戴好口罩,以减少病原体的吸入。

2.避免受凉感冒

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感冒。感冒是慢阻肺患者病情加重的常见诱因之一,因此,要特别注意保暖。

3.接种疫苗

对于符合条件的慢阻肺患者,建议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以增强对呼吸道病原体的免疫力。

五、心理调适与家庭支持

1.心理调适

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患者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因此,要学会进行心理调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通过参加社交活动、听音乐、阅读等方式来放松心情,减轻压力。

2.家庭支持

家庭支持对于慢阻肺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家人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家人也要了解慢阻肺的相关知识,学会正确的护理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照顾。

总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通过科学的生活管理,可以显著提升生活质量。保持室内环境舒适、合理饮食、适度锻炼、预防感染、心理调适以及家庭与医疗团队的支持,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面对疾病,患者应以积极态度,结合专业指导,将每一步管理融入日常,让生活更加健康、有序。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