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意外时有发生,它们不分时间、地点,悄然降临。面对这些突发状况,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守护生命健康的前线工作者,护士们深知急救技能在关键时刻所能发挥的关键作用。无论是轻微伤害还是紧急情况,正确的急救措施都能有效减轻伤害,甚至挽救生命。
一、轻微擦伤与切割伤的初步处理
1.场景再现:厨房里不小心切到了手指,或是户外活动时摔倒擦伤了膝盖,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伤口,如果不妥善处理,也可能引发感染。
2.急救步骤:
止血:对于轻微出血,可直接用干净的纸巾或绷带轻轻按压伤口,直至出血停止。
清洁:使用温和的肥皂和流动水清洗伤口,去除表面污物。注意,避免使用酒精或碘酒直接擦拭伤口内部,以免刺激组织。
消毒:清洁后,可用碘伏或稀释的过氧化氢溶液(注意浓度不宜过高)轻涂伤口周围进行消毒。
包扎: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布块轻轻覆盖伤口,用医用胶带或绷带固定,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观察:每日检查伤口,如有红肿、化脓迹象,应及时就医。
二、烫伤与烧伤的紧急应对
1.场景再现:烹饪时不慎被热油溅到,或是孩子不小心触碰到了电热器,这些瞬间的高温接触可能导致皮肤烫伤。
2.急救步骤:
冷却: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至少持续15分钟,以降低皮肤表面温度,减少伤害。
脱衣:如果烫伤处有衣物覆盖,应在冷水冲洗后小心脱去,避免撕扯皮肤。
覆盖: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布轻轻覆盖伤口,避免使用棉絮等易粘连的材料。
避免涂抹:不要涂抹牙膏、酱油等民间偏方,以免加重伤口感染风险。
就医:对于严重烫伤(如皮肤变白、烧焦),应立即就医。
三、窒息的急救处理——海姆立克急救法
1.场景再现:孩子吃糖果时不慎噎到,或成人因食物、异物阻塞气道导致窒息。
2.急救步骤(以成人为例):
识别:观察受害者是否无法说话、呼吸困难、双手掐住脖子,这是窒息的典型表现。
站位:站在受害者背后,双腿分开,稳定重心。
环抱:双手环绕受害者腰部,一手握拳,拇指侧紧贴腹部中线,另一只手握住攥拳的手,向上快速用力挤压腹部。
重复:直到异物被排出或受害者失去意识。若失去意识,应立即转为心肺复苏术。
注意:对于婴儿和儿童,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略有不同,需使用手指按压胸骨下部而非腹部。
四、心脏骤停的急救——心肺复苏术(CPR)
1.场景再现:发现有人突然倒地,无反应,无呼吸或仅有喘息样呼吸。
2.急救步骤:
呼叫: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报告紧急情况。
检查:确认受害者意识丧失,无呼吸或呼吸异常。
胸外按压:将受害者仰卧于坚硬平面上,双手交叉叠放,掌根置于胸骨中下1/3交界处,用力向下按压,深度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
开放气道:使头部后仰,抬起下巴,保持呼吸道畅通。
人工呼吸:如受过训练且有能力进行,可在每30次按压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未经训练者,持续进行胸外按压直至专业救援到达。
五、中暑的预防措施与急救
1.场景再现:夏季高温天气,长时间户外活动或密闭空间内工作,易导致中暑。
2.预防措施:
多喝水,补充电解质饮料。
避免高温时段外出,穿着轻便、透气的衣物。
使用遮阳伞、戴帽子和太阳镜。
3.急救步骤:
降温:将中暑者移至阴凉通风处,用湿毛巾或冷水擦拭身体,帮助散热。
补水:意识清醒者可少量多次饮用含盐分的清凉饮料。
观察:留意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如有异常或意识不清,立即就医。
总之,生活如同海洋,平静之下暗流涌动。面对不可预知的意外,每一份急救知识的积累,都是为生命之舟增添一份坚固的防护。我们分享的急救小窍门,不仅仅是技巧的传授,更是对生命尊重与爱护的体现。它们如同生活中的小灯塔,指引我们在紧急时刻找到正确的方向。愿这些知识成为你我心中的光,照亮前行的路,让我们在面对挑战时,能够更加从容不迫,守护好自己和身边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