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干眼症?中医辨证施护来帮忙!

时间 :2024-10-04 作者 :​ 卞冲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枣庄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现代人每天面对电脑、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眼睛干涩、疲劳成了许多人的“通病”。据统计,我国干眼症患者已超过3亿人,且年轻化趋势明显。许多人尝试滴眼药水、用蒸汽眼罩,但效果时好时坏。尤其在空调房或冬季供暖环境中,干燥的空气会加速泪液蒸发,让症状雪上加霜。其实,中医的“辨证施护”理念或许能帮你找到更适合的解决方案。

什么是干眼症?

干眼症,简单来说就是眼睛“缺水”。西医认为它是泪液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快导致眼表损伤,表现为眼睛干涩、灼热、异物感,甚至畏光、视物模糊。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引发角膜上皮损伤,严重时影响视力。

在中医理论中,“肝开窍于目”“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眼睛健康离不开肝血滋养、肺气宣发和肾精濡润。现代人长期情绪紧张、压力过大,容易导致肝气郁结,进一步影响肝血对眼睛滋养;而饮食不规律、过度节食,则可能损伤脾胃,使气血生化不足,无法上荣于目。熬夜伤肝、久视耗血、饮食不节损伤脾胃等这些生活习惯都可能打破身体平衡,导致干眼症。因此,中医治疗干眼症并非单纯“补水”,而是通过调理脏腑功能,恢复身体内在平衡。

二、中医辨证施护三招

1、肝肾阴虚型:眼睛干涩像沙漠

 这类患者常表现为眼睛干涩难忍,下午或晚上加重,并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手脚心发热,舌红少苔。其核心问题在于肝血不足无法濡养双目,肾阴亏虚导致“虚火”灼伤津液。针对这种情况,可通过食疗养阴调理,例如枸杞菊花茶能滋补肝肾,菊花还能疏散风热,缓解眼疲劳;黑芝麻核桃粥可填补肾精,适合长期用眼或熬夜人群。同时,每日按压太溪穴和三阴交各3min,能增强滋肾养肝、调理气血效果;若症状较重,可配合中成药如杞菊地黄丸,或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含女贞子、旱莲草的方剂。生活中需特别注意避免熬夜,减少辛辣烧烤类食物,以免加重阴虚火旺。

2、肺阴不足型:干痒总想揉眼睛

这类人群眼干常伴随咽干咳嗽、皮肤干燥,症状在秋季或空调房中加重,舌苔薄而干,可能伴有便秘。中医认为,肺主宣发津液,肺阴不足时津液无法上承滋润双目,加之燥邪侵袭,导致眼干加剧。日常调理可饮用麦冬雪梨汤润肺生津,麦冬能滋阴生津,雪梨清热润燥,尤其适合干咳人群;或银耳百合羹滋阴润燥,建议隔日食用一次,连续两周可见改善。用桑叶5g、薄荷3g煮水后熏蒸双眼,既能缓解干痒,又能清洁眼睑。熏蒸时闭眼深呼吸,可让药效通过鼻腔黏膜吸收,增强润肺效果。室内放置加湿器、避免久处空调房,也是保护肺阴重要措施。若需药物辅助,养阴清肺丸或含沙参、玉竹的方剂可帮助润肺生津。

湿热蕴结型:眼屎多还怕光

此类患者眼睛常感黏腻,晨起分泌物增多,眼睑沉重,伴有口苦口臭、舌苔黄腻、大便黏滞等问题。其病根在于脾胃运化失调,湿热内蕴上蒸于目,导致睑板腺堵塞、泪液油脂分泌异常。调理需从清热利湿入手,荷叶薏米水能帮助排出湿热,薏米需提前浸泡2h,更易煮出有效成分;冬瓜赤小豆汤也有类似功效,冬瓜皮利水效果更佳,煮汤时建议保留。日常可用淡竹叶煮水放凉后清洁眼睑,配合40℃热毛巾敷眼并轻揉睑缘,热敷时用食指指腹从内向外打圈按摩,每次5min,促进油脂分泌。饮食上需严格忌口甜腻、油炸食品,多吃苦瓜、芹菜等清热食物。症状明显时,可在医生建议下短期服用龙胆泻肝丸或含茵陈、黄芩的方剂,但不可长期依赖以免损伤正气。

结束语

干眼症看似是眼睛局部问题,实则是身体内在失衡信号。中医通过辨证施护,从补益肝肾、润肺生津、清热利湿等角度入手,既能缓解干涩不适,又能帮助调整体质。若症状持续加重,建议结合西医检查,中西医协同治疗,效果更佳。呵护双眼健康,不妨从了解自身状态开始,让中医智慧为你的眼睛注入“天然滋润剂”。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