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咽部异物感?也许不仅仅是咽炎的问题!

时间 :2024-09-27 作者 :赵淑敏 来源: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济南市中心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咽干,咽痒,咽部异物感,这些常见的咽部不适症状,大家可能都切身感受过,尤其是当我们进食辛辣食物后或者感冒时,这些症状就会频繁出现。根据生活经验,往往这些症状统统被我们认为是“咽炎”惹的祸。大部分人会选择多饮水,少食辛辣等措施来缓解这些症状,当这些症状不能通过改变我们的行为习惯而改善时,我们就会求助于口服治疗“咽炎”类药物来消除这些不适症状。大部分时间通过清咽利嗓药物治疗和改善不良饮食习惯可以很好的缓解这些咽炎症状。但也有少部分人们在规律用药后症状也不能得到很好的缓解。这是因为这少部分人的咽部不适症状,是由于一种特殊的疾病——反流性咽喉炎所引起。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引起咽部不适症状的少见疾病。

反流性咽喉炎的概念和症状。反流性咽喉炎是指胃内容物异常反流入咽,喉及上呼吸道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症状或黏膜损伤。胃蛋白酶,胃酸以及胰酶等可损伤咽喉黏膜组织,引起咽部炎,喉部接触性溃疡,声带肉芽肿,声门下狭窄,喉痉挛,慢性咽炎,哮喘等。患病率有日益增多的趋势。需给予格外的关注。其症状多变,多有咽部分泌物增多,频繁清嗓,口干,咽喉部异物感,吞咽不适,胃内容物反流,咽喉部疼痛,慢性或反复发作性咳嗽,呼吸困难,口腔异味,发音疲劳,声音嘶哑等。少数患者可引起哮喘发作,在饭后,平躺等情况下反流机会明显增加,上诉症状更加明显。多数患者可伴有程度不同的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如胸痛/胃灼热,反酸,胃胀等。

反流性咽喉炎的诊断和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喉镜检查。24小时喉咽食管pH监测和咽部pH监测是目前客观诊断手段。24小时喉咽食管pH监测诊断指标:24小时咽喉酸反流事件大于等于3次或喉咽部pH值小于4,总时间大于等于1%或24小时内喉咽反流面积指数大于6.3即可诊断。咽部pH监测诊断指标:直立位时Ryan指数大于9.41和(或)卧位时大于6.79即可诊断。胃镜检查对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帮助。食管测压对查找病因,诊断和治疗有一定指导作用。反流性咽喉炎需与胃食管反流病相鉴别,胃食管反流病主要表现为胃灼热,反酸,而咽喉部症状如异物感,声音嘶哑表现较轻,pH监测和内镜检查示食管异常,咽喉部正常或轻度改变。反流性咽喉炎的治疗包括(1)抑酸治疗 是最常用的内科治疗方法。目前首选药物为质子泵抑制剂,如第一代抑酸药物奥美拉唑,第二代抑酸药物兰索拉唑,第三代抑酸药物泮托拉唑与雷贝拉唑。如患者不能耐受此类药物,可选用H2受体阻滞剂,如法莫替丁,必要时加用促胃肠动力剂。此外,应避免应用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及影响食管动力药物。(2)手术治疗:如果积极内科药物治疗有效,但停药后反反复复复发的患者,或因胃酸反流所致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持续存在时,可考虑行增加食管下括约肌张力的外科治疗。

反流性咽喉炎的预防与保健。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床头太高,避免穿紧身衣服,餐后保持直立位,2.调整饮食结构:饮食以高蛋白质/高纤维素/低脂肪为原则,控制体重,避免烟酒,浓茶,咖啡,可乐等的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睡前2~3小时停止进食,多嚼口香糖促进唾液分泌,改善食管清除能力。3.保持乐观心态:保持好心态,不因不适症状产生过度焦虑情绪,以正确的形态面对疾病的发生,及时就医,遵医嘱。4.关注高风险人群:老年人发生该病的概率较高,应该给予正确引导,帮助他们预防和正确治疗反流性咽喉炎。

总之,咽部不适是人群中常见的症状,多数以单纯咽炎引起为主,给予治疗咽炎的药物,可获得明显改善。但对于反复咽炎症状发作且单纯治疗咽炎药物不能改善的人群,应及时就医排除反流性咽喉炎的可能。如果确诊反流性咽喉炎,也不必过度焦虑,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调整个人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做到清淡饮食,戒烟酒,少食多餐,饭后散步,在此基础上积极配合医师给予药物治疗,可促进疾病的恢复。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