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亚急性脑梗与急性脑梗有何区别?还能恢复吗?

时间 :2024-09-27 作者 :于洪香1赵伟娣2刘昕宇3 来源:1、3黑龙江省医院神经内科2海南工商职业学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持续深化发展,慢性病问题也愈发凸显出来,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根据相关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慢性病患者的数量在2023年已经超过了4.8亿,在我国总人口数量中的占比达到了30%以上。在各种慢病疾病当中,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抑郁症、冠心病、脑卒中、慢性乙肝等疾病的患者数量都达到了千万级以上。其中,大家熟知的脑梗死这种脑血管堵塞疾病也比较常见,尤其是那些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老年群体,脑梗塞的发生风险较其他群体会明显增加。脑梗塞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脑血管疾病,在病程发展中,通常会涉及亚急性脑梗和急性脑梗两个阶段。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对于及时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都具有重要意义。

急性脑梗通常是指脑梗发生后的48小时至2周内的这一时间段。在这一阶段中,脑部血管突然被血栓或栓子阻塞,导致相应供血区域的脑组织迅速缺血缺氧。患者往往会突然的出现单侧肢体麻木、无力、口角歪斜、言语不清、吞咽困难等明显症状,甚至昏迷等。这是因为脑组织在短时间内失去了血液供应,神经细胞的损伤和死亡迅速发生所致。

亚急性脑梗一般则是指脑梗发生后的2周至2个月之间。在这一阶段,脑梗的症状较急性脑梗时相对稳定,但仍可能有所进展。与急性脑梗相比,亚急性脑梗时,患者的神经细胞损伤仍在继续,但速度相对较慢。

从症状表现上来看,急性脑梗的症状往往更加剧烈和突然,而亚急性脑梗的症状可能相对缓和一些,但也可能会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在诊断方面,急性脑梗通常经过急诊的影像学检查,如头部CTMRI,就能迅速发现脑部的梗死灶;而亚急性脑梗则在后续的复查中,还可能会发现梗死灶形态和范围有进一步的变化。在治疗方面,急性脑梗的治疗特别强调及时性和紧急性。在发病后的数小时内,如符合条件,应及时给予患者溶栓治疗,以尽快恢复脑部血流。同时,还会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等进行综合治疗,以防止血栓进一步的扩大以及新的血栓形成。亚急性脑梗的治疗重点则更多地在于康复和二级预防,通过药物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同时结合康复训练,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那么,无论是亚急性脑梗还是急性脑梗,患者还能恢复吗?答案是有可能的,但恢复的程度和速度因个体差异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异。

对于病情较轻、治疗及时且患者自身康复能力较强的情况,神经功能的恢复可能较为理想。通过积极的康复训练,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语言能力等都有可能得到显著改善,甚至可以恢复到接近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然而,对于病情严重、梗死面积较大或关键部位受损的患者,恢复可能会面临较大的挑战。尽管如此,通过持续的康复治疗和药物干预,仍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影响脑梗患者病情恢复的因素众多。其中年龄是一个重要因素,年轻患者通常具有更强的神经再生和代偿能力。基础健康状况也很关键,如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会影响血管和神经的恢复。梗死的部位和面积决定了受损神经功能的重要性和范围。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积极的康复训练是促进恢复的关键环节。

总之,亚急性脑梗和急性脑梗在发病时间、症状表现、诊断和治疗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区别。对于患者的恢复情况,不能一概而论,而是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积极的康复是提高恢复可能性和程度的重要手段。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