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对于准妈妈来说,是一段充满喜悦和期待的时光。然而,在这份甜蜜的背后,也潜藏着一些需要警惕的健康风险,其中就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DisordersofPregnancy,HDP)。若不及时识别和干预,HDP可能严重威胁母婴健康。因此,了解并识别HDP的早期信号至关重要,且在出现早期信号后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保障母婴安全至关重要。
1.什么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指妊娠20周后出现的高血压,可伴有或不伴有蛋白尿等其他器官损害。它是一组疾病的统称,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以及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等。
2.如何识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早期信号?
HDP早期症状常不明显,易被忽视。准妈妈需留意以下可能的早期信号:
血压升高:最直接的信号。产检时医生会测量血压。若血压持续高于正常水平,需警惕。即使血压正常,但较孕前基础血压明显升高也需告知医生。居家血压监测是重要辅助手段。
头痛:孕期轻微头痛常见,但若头痛剧烈、持续,或伴视物模糊、眼前发黑、耳鸣等,可能是血压升高信号。头痛常位于前额或枕后,呈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疼痛。
视力模糊或眼前出现闪光:血压升高影响脑部供血,致视觉神经紊乱,出现视力模糊、复视、眼前闪光或飞蚊症等,是子痫前期典型症状。
上腹部疼痛:特别是右上腹持续性疼痛,易被误认胃痛。可能是肝脏受损信号,为子痫前期重要表现。疼痛可能呈钝痛、胀痛或压痛。
下肢或全身水肿:轻微水肿孕期正常,但若水肿迅速加重,尤其在面部、手部等出现,需警惕。因血压升高致血管内液体渗出。
体重增长过快:短期内体重增长过快,如一周超1公斤,可能与体内水分潴留有关,需注意,常与水肿同时出现。
尿液异常:蛋白尿(尿液含过多蛋白质)是子痫前期重要指标。产检时医生会检查。若尿液泡沫增多且不易消散,也需警惕。
胎动异常:感觉胎动明显减少或增多需及时就医,可能是胎儿宫内缺氧表现,HDP是常见原因之一。
3.出现早期信号后如何护理?
立即就医:最重要一步。勿自行判断或拖延,尽快联系产科医生或就医。详细告知医生症状,包括时间、频率、程度等。
居家血压监测:遵医嘱,学会正确使用血压计,在家规律监测并记录数值,助医生了解血压变化趋势,评估病情。
生活方式调整:
休息与睡眠: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白天适当休息,尽量左侧卧位,改善子宫胎盘血流。
饮食管理:注意均衡,限制钠盐摄入,多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食物,如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适度运动:医生允许下,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改善循环,但避免剧烈运动。
控制体重:避免孕期体重增长过快。
精神心理疏导: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紧张,压力过大会导致血压升高。可尝试冥想、深呼吸、听音乐等放松。
观察身体变化:密切关注症状变化,如头痛、视力、腹痛、水肿、尿量、胎动等。如有加重或新症状,及时告知医生。
遵医嘱用药:若医生开降压药或其他药,务必严格按医嘱服用,勿自行更改剂量或停药。了解药物副作用,不适及时咨询。
定期复查:即使病情稳定,也需按医嘱定期复查,密切监测血压、尿蛋白等指标,以及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4.如何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孕前检查:了解自身健康,如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在医生指导下控制后再怀孕。
合理饮食:保持均衡营养,限制高盐、高脂食物,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适度运动:医生允许下,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
控制体重:避免孕期体重增长过快。
保持心情舒畅:学会放松心情,减轻精神压力。
定期产检:按时参加产检,密切监测血压、尿蛋白等指标。
5.结语
HDP虽可能带来风险,但只要提高警惕,及早识别早期信号并采取正确护理措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就能最大程度保障母婴安全,让孕育旅程更顺利安心。记住,关注自身健康,及时就医咨询,是对自己和宝宝最好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