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会疑问:血常规是什么?为什么要验血常规?对疾病诊治起到什么作用?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先来了解一下:
血常规的定义和组成,血常规也叫做血细胞分析,实际上是对血液的细胞部分进行检查。一般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部分组成。血液中的细胞可以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即白细胞(也称白血球)、红细胞(也称红血球)和血小板。
白细胞的作用1.防御功能: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防御功能。白细胞可以分为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等不同类型。粒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它们可以吞噬和消化入侵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单核细胞可以分化为巨噬细胞,具有更强的吞噬和消化能力。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它们可以识别和攻击特定的病原体,如病毒和细菌等,同时还可以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2.免疫调节作用:白细胞还可以参与免疫调节作用。例如,T细胞可以调节其他免疫细胞的活性,B细胞可以产生抗体,调节体液免疫。此外,白细胞还可以分泌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参与免疫反应的调节。所以白细胞相关指标用于判断是否有感染等情况。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是身体有炎症,比如细菌感染时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白细胞计数降低,可能是病毒感染或者一些血液系统疾病等引起的。其中,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加也常提示细菌感染;淋巴细胞计数增多可能是病毒感染导致。
红细胞的作用1.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红细胞内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这是一种能够与氧气和二氧化碳结合的蛋白质。在肺部,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随着血液循环将氧气输送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在组织和器官中,氧合血红蛋白释放出氧气,供细胞进行代谢活动。同时,红细胞将组织和器官产生的二氧化碳运输到肺部,通过呼吸排出体外。2.维持酸碱平衡: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还可以参与维持血液的酸碱平衡。当身体产生过多的酸性物质时,血红蛋白可以与这些酸性物质结合,将其运输到肺部或肾脏排出体外。同时,红细胞还可以通过碳酸酐酶的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氢根离子,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
红细胞相关指标可以了解是否有贫血等问题。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是判断贫血的重要指标。如果这两个数值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贫血。平均红细胞体积等指标可以帮助区分贫血的类型,比如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其平均红细胞体积就是降低的。
血小板的作用1.凝血功能: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碎片,具有凝血功能。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会迅速聚集在受损部位,形成血小板血栓,阻止血液继续流出。血小板还可以释放出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如血小板因子4、血栓素A2等,促进血液凝固。2.修复血管损伤:血小板还可以参与血管损伤的修复。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会释放出一些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修复,同时还可以促进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修复,维持血管的完整性。3.免疫调节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小板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血小板可以表达粘附和免疫受体,释放多种炎性物质和细胞因子,促进血小板与淋巴细胞的相互作用以及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募集。此外,血小板还具有直接的抗微生物功能,识别某些细菌、病毒后释放抗病原体蛋白,并直接吞噬它们。所以,血小板主要跟止血有关。血小板计数过低,可能会有出血风险,比如容易出现瘀斑、鼻出血等;计数过高,可能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弄清楚这些,我们基本可以知道,血常规是诊断病情时最常用的快速辅助性检查手段之一。它可以为医生提供很多关于患者健康状况的信息,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