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期吃阿司匹林容易产生的不良反应
(一)胃肠道问题
作为一种非甾体抗炎药物,阿司匹林具有镇痛以及抑制炎症反应等功效,但其属于酸性药物,而且还能够抑制前列腺素产生,前列腺素对胃黏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长期抑制此种物质产生,就会对胃黏膜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长期口服用药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作用。肠胃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用药后患者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胀气、呃逆等,部分不良反应严重患者还会出现轻微胃溃疡。
影响肝脏健康
阿司匹林通过肝脏代谢,其代谢产物5-氧基嘌呤在肝脏中进一步还原后经过乙酰化后,才能产生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此外,代谢产物可以减少肝糖原的分解,提高肝糖原含量,肝脏也是体内活性最强的凝血因子,从而产生一定的抗凝效果。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或过量服用会造成干细胞损伤,以此造成肝功能降低,从而诱发肝脏疾病。此种损伤具有可逆性,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停药。
影响肾脏健康
阿司匹林的部分物质会通过肾脏代谢,其代谢产物乙酰水杨酸主要通过肾脏代谢,过量服用此种药物会导致肾小球和肾小管损伤,引起慢性肾脏病、尿酸、尿结石等疾病。
造成局部出血
由于阿司匹林优秀的抗凝功效,能够抑制血小板凝聚,影响血液系统循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容易导致身体局部出血。比如患者会出现大便带血、黑便、牙龈出血、流鼻血、贫血、出血时间延长等症状;严重情况下甚至导致血液疾病铲射鞥,威胁患者健康。
引起中毒反应
中毒反应主要产生于一次性服用超量的阿司匹林后,会导致药物无法及时吸收和代谢,患者会出现头晕、大汗、恶心、心跳加快等反应。
水杨酸反应
水杨酸反应是指若每日服用阿司匹林剂量超过3g,就容易引起头晕、视力模糊、听力下降、头痛等反应。
增加阿司匹林产生不良反应的因素
饮食因素
酒精类食物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作用,从而增加服用阿司匹林的肠胃不良反应,引起胃溃疡、消化系统出血等症状。因此长期需要服用阿司匹林患者需要戒酒以及注意避免摄入含有酒精的食物。而且一些辛辣食物,比如辣椒、蒜、生姜等会刺激胃酸分泌,对胃黏膜也会产生刺激,引起患者肠胃不适,因此用药期间患者也需要避免吃辛辣食物。此外一些酸性食物,比如酸菜、杨梅、话梅、山楂等也会刺激胃酸分泌,增加患者肠胃反应风险,患者需要注意避免将酸性食物和阿司匹林同时服用。在用药期间患者可以多吃一些含有维生素C的蔬果,能够减轻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刺激。而且服用阿司匹林的最佳时间是在用餐后20分钟,对肠胃的刺激相对较小。
用药因素
部分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用药并不规律,也容易增加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比如擅自增加或减少药物用量,甚至擅自停药、不按时用药等都有可能会影响阿司匹林药效以及不良反应产生情况。因此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不建议自行停药,需要按照医嘱、疾病的治疗情况、不良反应程度等多种因素综合判断,在医生的帮助下尽量减少用药剂量以及时间。还需要养成按时规律用药的良好习惯,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
和其他药物同时服用
阿司匹林与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呋塞类利尿剂、非自提类抗炎药等同时服用均有很多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患者如果需要和其他药物同时服用,需要咨询医生,并且严格监测自身的肝肾功能、血常规、用药效果。
小结
阿司匹林在为人们减轻多种病痛的同时带来的不良反应也是不容忽视的,长期服用此种药物的患者需要正确服药,同时注重监测自身肝肾功能和血常规,规避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的因素,才能够保障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