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常见外伤的急救处理与预防

时间 :2024-09-06 作者 :程国平 来源: 烟台市莱州市驿道中心卫生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意外总是如影随形,不经意间的一次跌倒、一次触碰,都可能带来或大或小的外伤。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伤害,我们往往因缺乏正确的急救知识而手足无措,甚至因处理不当导致伤情恶化。其实,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处理技巧,不仅能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还能为身边的人提供及时的帮助。

一、日常小伤口的急救处理

1.清洁伤口

首先,确保双手洗净或用消毒湿巾擦净。用流动的温水轻轻冲洗伤口,去除表面的污垢和细菌。避免使用肥皂直接清洗伤口,以免刺激伤口或残留肥皂沫引起感染。如果伤口内有异物,如玻璃碎片、沙粒等,应小心用镊子或干净的筷子边缘将其取出。若异物嵌入较深,切勿强行拔出,应立即就医。

2.止血

对于轻微出血,可用干净的纱布、绷带或清洁的布料轻轻按压伤口几分钟,直到出血停止。避免使用卫生纸或棉花直接接触伤口,因为它们可能留下纤维,增加感染风险。

3.消毒

清洁伤口后,使用碘伏、酒精棉球或双氧水对伤口周围皮肤进行消毒,注意不要让消毒液直接进入伤口内部,以免引起疼痛或损伤组织。如果家中没有这些物品,可以用煮沸后冷却的开水代替,但消毒效果较弱。

4.涂抹药膏与包扎

在伤口上薄薄地涂一层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软膏,可以预防感染并促进愈合。然后,用无菌纱布或创可贴轻轻覆盖伤口,避免使用胶布直接粘在伤口皮肤上。对于较大的伤口或位于易摩擦部位,应使用绷带进行包扎,以减少污染和促进愈合。

二、扭伤与跌伤的紧急处理

1.初步评估与休息

一旦发生扭伤或跌伤,首先应立即停止活动,避免进一步损伤。检查受伤部位是否有肿胀、疼痛、变形或无法活动等迹象。如果怀疑有骨折,切勿尝试移动或复位,应固定伤处并尽快就医。

2.冷敷

用冰袋、冷冻食品(如冰棒)包裹在毛巾中,对受伤部位进行冷敷,每次15-20分钟,每2-3小时重复一次。冷敷可以缩小血管,减少出血和肿胀,同时缓解疼痛。注意不要让冰块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

3.压迫与抬高

对于肿胀明显的部位,可用绷带适度加压包扎,以减少出血和肿胀。同时,将受伤部位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如脚踝扭伤时可躺下并将脚垫高,有助于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4.用药与观察

扭伤初期可使用非处方消炎药(如布洛芬)缓解疼痛和炎症,但需在药师或医生指导下使用。密切观察伤情变化,如果疼痛持续不减、肿胀加剧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骨折或其他严重损伤。

三、烧烫伤的预防与急救

1.预防措施

厨房安全:使用燃气灶时保持注意力集中,避免油锅过热;使用微波炉、烤箱时,设置好时间并远离热源;存放易燃物品远离火源。

用电安全:定期检查电线电器,避免使用损坏的插座或电线;不随意拉接电线,不超负荷使用电源。

儿童教育:教育儿童远离火源、热源,不要玩火或接触热水壶、电热器等危险物品。

化学品管理:妥善保管强酸、强碱等腐蚀性化学品,避免误触或泄漏。

2.急救处理

迅速脱离热源:一旦发生烧烫伤,立即远离火源或热源,迅速脱掉燃烧或浸有热液的衣物,注意不要强行撕扯,以免损伤皮肤。

冷却降温:用流动的冷水冲洗伤处,或用冷水浸泡(对于大面积烧伤,应避免长时间浸泡,以防体温过低),持续至少15分钟,以降低皮肤温度,减轻损伤。

去除饰品:在冷却前或冷却后,小心去除伤处的戒指、手表等饰品,以免肿胀后难以取下,造成二次伤害。

覆盖保护:用干净的纱布或清洁的布料轻轻覆盖伤口,避免污染。不要涂抹牙膏、酱油等民间偏方,以免影响医生判断或加重感染。

紧急就医:对于所有二度(出现水疱、皮肤破损)及以上的烧烫伤,以及涉及面部、手部、生殖器等重要部位的烧烫伤,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通过上述知识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面对常见外伤,及时、正确的急救处理是减少伤害、促进恢复的关键。同时,加强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意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外伤的发生概率,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