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是医院中一个重要的科室,主要负责救治各类危急重症患者。这里的护理工作既复杂又高要求,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率。本文将从EICU的基础护理、呼吸机护理、静脉输液护理等方面,为大家科普急诊重症监护室的护理知识。
1.急诊重症监护室的概述
EICU的医疗服务涵盖众多重大疾病领域,包括中风、呼吸功能衰竭、严重心律异常、急性心功能衰竭、各类外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各种急性中毒事件。对于这些情况,EICU成为维系患者生存的关键支点。EICU配备先进的生命支持设备,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和输液泵等,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迅速处理危急状况。护理团队由专业的急诊护士和重症医学护士组成,负责患者的评估、生命体征监测、呼吸道管理、静脉输液和营养支持等核心护理任务,同时还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支持。
2.基础监护护理
医护团队持续跟踪患者的意识状态、血压、心跳速度、体温、外周血流和尿输出等生命体征的变化,通过这些数据来评估患者的康复进程,并详尽地记录这些生理参数的波动,以优化治疗成果。在患者初期可能出现休克的情况下,如血液容量减少,生理机能将重新调配血流。此时,脉搏的改变往往先于血压波动,通常表现为心跳加速。然而,当患者的脉搏微弱时,可能表现为休克的后期症状,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休克的严重程度加剧。在血液容量不足时,血压下降,需通过使用升压药物来维持血压稳定。因此,通常认为使用血管扩张剂可以降低血压并改善患者的微循环状态。此外,尿量的变化能敏锐反映出主要器官的血流灌注状况。
3.呼吸机护理
在治疗急性或慢性呼吸衰竭的过程中,机械呼吸是常用的干预手段,然而它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例如与呼吸机相关的肺炎(VAP),这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以及病人的住院成本和时间。为了预防这些并发症,在护理中需要定期评估患者保留气管插管的必要性,及时进行拔管,并控制气囊压力在25至30厘米水柱。同时,定期替换呼吸机的管路也是必需的。当没有医学上的禁忌时,应将病床头部抬高30至45度,并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对于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还应进行日常的口腔护理,每日进行唤醒试验,并合理使用镇痛和镇静药物。
4.静脉输液管理
由于重症患者常常处于不稳定状态,需通过静脉输液迅速调整和维持生理平衡,提供必要的液体、电解质和营养,以及紧急药物治疗。精确的输液泵速率调整是静脉输液管理的核心,它确保药物和液体按照医嘱在正确的时间以适当的速度输注。此外,为了防止输液过程中的感染,输液管路和相关设备的定时更换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必须遵守严格的无菌操作流程,定期检查输液系统的完整性,并及时更换损坏或可能已被污染的设备,确保患者安全接受治疗。
5.长期卧床患者护理
重症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长期卧床,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压疮的发生,进而影响患者的恢复进程。为了减少这种风险,护理人员应积极协助患者翻身,并进行一些简单的肢体活动,逐步引导患者下床活动。这些肢体运动包括外展、内收、屈伸等,同时可以适当进行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如果患者出现压疮,如水疱或皮肤发红,应及时处理。可以使用注射器抽取水疱内的液体,并对伤口进行处理,以防止感染影响愈合。由于患者需长时间卧床,为了避免压疮的发生,应定期清洁皮肤,做好体位护理,并及时更换床单和衣物等。
6.心理护理
EICU是一个高压的环境,患者可能感到孤独、焦虑甚至绝望。护理人员在紧张的救治之余,还需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与他们进行适当的沟通,安抚他们的情绪。对一些意识清醒的患者,护理人员会通过耐心解释病情或治疗过程,帮助他们增强信心,保持积极的治疗态度。
总之, EICU不仅是危重患者救治的核心区域,更是一个对护理团队提出高要求的环境。通过对基础监护、呼吸机管理、静脉输液和长期卧床护理等方面的深入理解,医护人员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复杂的医疗挑战。此外,心理护理同样不可忽视,它帮助患者在高压环境中保持积极心态,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