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石膏后里面痒又够不着该怎么办?
二、想洗澡该怎么办?
三、肿胀严重了该怎么办?
四、哪些情况下可以观察,哪些必须去医院?
这些问题看似很小,医生患者往往都会忽略,但若处置不当,不仅对生活质量有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到整个治疗。所以,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打了石膏夹板或用支具固定后,平时在家自己护理保养,究竟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
无论石膏支具是不是防水材料,都建议别沾水。因为,即便是防水的玻璃纤维材料,遇水多了也会可能影响其机械强度。更重要的是,水分一旦进入石膏和皮肤之间,就会引起各种不适,比如:瘙痒、有异味,而且很难再完全干燥。甚至还会出现:局部细菌感染、浸渍、溃疡、皮疹以及接触性皮炎等。康复指导。
>>1、在搬运、翻身或改变体位时,需注意保护石膏,防止折断。
>>2、保持室内温度22°℃~24°℃,湿度50%~60%,保证石膏干洁,如有浸湿或异味请及时就诊。
>>3、石膏内皮肤有瘙痒感,可用筷子在石膏外侧进行轻轻敲击,不可用坚硬物品屈挠,以免引起皮肤破损而导致感染。
>>4、体位:抬高患肢,置于功能位,病情允许,并协助每两小时翻身一次,防止肺部感染以及压疮的产生。
如果实在忍不住,必须要洗澡。那么尽可能的用各种方式做好保护。比如保鲜膜、塑料带、防水雨布、专用石膏防水保护套等!
如果石膏较大,无法用这篇文章中介绍的方法保护,那么在尽量用防水物覆盖密封的同时,将石膏置于浴盆或淋浴区域以外。
介绍一个家家都有的「神器」:吹!风!机!是的,如果你不慎弄湿了石膏,或让水流进了石膏和皮肤之间,或者打石膏久了觉得石膏里的皮肤奇痒无比。这个时候,千万别往石膏里放任何东西去挠。打开吹风机,将吹风机调至「冷风」模式,风速调至最大,而后向石膏内吹凉风,或者向石膏外沾水的部位吹凉风。切记:不要用热风!不要热风!不要热风!
如果石膏进水较多,你也可以使用带有软管的吸尘器来帮助干燥石膏。您可将软管置于石膏旁,从而将石膏中的水份和湿气吸走。
>>5、皮肤护理:按摩石膏边缘处、尾骶部、足跟处以及受压处皮肤,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压疮。
>>6、饮食指导:给予高蛋白、高纤维、易消化饮食,避免营养过剩;忌食瓜子、果壳类食物,防止碎屑飘落至石膏内,导致石膏内皮肤破损溃烂。
无论是骨头韧带损伤,还是手术后辅助固定,只要打上石膏、夹板、支具这类装置,固定区域一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和/或疼痛。一方面是因为损伤后的炎症反应,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制动让静脉回流减少了。因此,在石膏夹板或支具固定后,并不是说一动不动,而是需要注意:
①抬高:最好能将石膏抬高到或者超过心脏水平面,这样有利于静脉回流,促进肿胀消退。下肢石膏可以垫上枕头等软物,上肢石膏可以用三角巾等吊起来。
②冰敷:很多不是管型石膏,而只是石膏夹板或支具固定的患者,可以在肢体没有石膏只有绷带的区使用冰袋冰敷。一般一次冰敷20分钟左右,每1-2小时1次。
③没有被固定的部位,适度加强活动,所有不能动的关节,医生已经使用石膏固定好了,你也动不了了。而那些可以活动的关节,骨科医生都会刻意的不固定,以方便患者活动。
比如脚踝扭伤,石膏一般都不会固定脚趾头和膝关节,这样患者可以通过活动脚趾头和膝关节来促进血液循环,并预防僵硬。
④如果医生开具了非甾体类抗炎药,请不要故意不吃。
非甾体类抗炎药,并不是单纯的止疼,它们是有抗炎效果的,而且不会成瘾。所以如果医生开了这个药而且又疼,那么完全没有必要忍着疼不吃。
在医院用石膏、夹板、支具等固定后,一般医生会叮嘱一段时间后来复查,比如每周或每月。但是,如果出现以下4点,您可千万别等了,立即去医院吧:
(1)严重的肿胀疼痛,或肿胀疼痛逐渐加重;
(2)肢体远端(手指或足趾)无法活动,或者颜色、温度改变,比如变紫,发白,变冷等;
(3)出现了石膏松动、过紧、裂开或折断,石膏被浸湿且无法使之干燥;
(4)石膏下皮肤有溃疡或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