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常见心脏病之一,当前出现冠心病的概率越来越高,但是很多人对于冠心病的了解不多,也不知道冠心病有什么症状,导致难以及时发现冠心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为了让更多人正确了解冠心病,下面我们针对冠心病的相关知识进行科普。
1.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而冠状动脉是为心肌提供血液和氧气的重要血管,当冠状动脉内膜受到损伤后,胆固醇等脂质物质会在损伤处沉积,形成粥样斑块。随着斑块的逐渐增大,冠状动脉管腔会逐渐变窄,影响血流。当狭窄达到一定程度,或者斑块突然破裂形成血栓完全堵塞血管时,心肌就会出现缺血缺氧,引发一系列症状。
2. 冠心病有哪些症状?
冠心病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症状包括:
第一,心绞痛。通常表现为胸部的压迫感、紧缩感或闷痛,疼痛可能集中在胸骨后,也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甚至到达无名指和小指,还可能向上放射至颈部、咽部或下颌部。疼痛一般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饱食、寒冷等情况下诱发,持续时间通常为数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
第二,心肌梗死。疼痛更为剧烈,程度更重,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且这种疼痛持续时间更长,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多不能缓解。
第三,呼吸困难。尤其是在活动时或夜间平卧时,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喘憋等症状。
第四,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心慌,自觉心跳不规律。
第五,心力衰竭。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水肿,尤其是下肢水肿。
第六,无症状型冠心病。患者没有明显的主观症状,但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可发现心肌缺血的证据。
第七,胃肠道症状。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容易被误诊为胃肠道疾病。
3. 冠心病常见治疗方法有哪些?
冠心病的治疗原则以“早诊断早治疗”为主,那么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第一,药物治疗。常见药物可以选择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等)、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第二,介入治疗。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通过导管将支架置入狭窄的冠状动脉,扩张血管,恢复血流。
第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搭桥手术)。取用自身的血管(如乳内动脉、大隐静脉等),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新的血管通道,使血液绕过狭窄部位。
第四,生活方式调整。首先,有吸烟喝酒习惯的患者需要及时戒烟戒酒;其次,合理饮食,低盐、低脂、低糖,多吃蔬菜水果。再次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同时,控制好体重,避免肥胖。最后,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
4. 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为了保证治疗效果,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呢?
第一,在饮食方面。日常应该坚持低盐低脂饮食,减少食用盐的摄入,避免腌制食品,如咸菜、腌肉等,以防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同时,限制动物脂肪、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选择瘦肉、鱼类、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且脂肪含量较低的食物。此外,还需要减少甜食和含糖饮料的摄取,预防血糖升高。平时多吃新鲜瓜果蔬菜,为身体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平时还需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第二,在运动方面。平时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游泳等,每周至少运动150分钟。值得注意的是,运动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运动量,运动强度应适中,避免引起心绞痛发作。尽量避免清晨运动,可选择下午或傍晚。
第三,在情绪管理方面。平时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学会放松和减压,可通过冥想、听音乐、与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同时,每天保证7 - 8小时的睡眠时间,有利于心脏恢复和休息。
5. 结语
总之,多了解一些有关于冠心病的相关知识,可以积极的配合完成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自我管理,更好的控制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