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们活泼好动,在嬉戏玩闹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碰撞或跌倒,进而导致牙外伤的发生。牙外伤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儿童群体的口腔紧急症状,可出现牙齿脱位、断裂甚至脱落等情况。对此,大人们往往十分恐慌,不知如何是好。下面教你牙外伤的急救方法,使孩子获得及时有效的救治。
一、什么是牙外伤?
牙外伤是指牙齿因受到突然外力作用,而导致牙周组织、牙髓组织以及牙体硬组织出现的急性创伤。根据外伤程度不同,可出现不同的症状,一般为牙齿疼痛不适、牙齿移位、牙齿碎裂、牙齿松动、牙周围组织损伤等。
二、牙外伤有哪些危害?
儿童牙外伤可分为乳牙外伤和恒牙外伤,这两种牙外伤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他们有时候会相互影响。
儿童前牙区的继承恒牙位于乳牙根尖区域,如果乳牙挫入或牙槽骨骨折时,可直接对继承恒压牙胚造成伤害,影响牙胚发育,进而导致恒牙畸形、阻生等,严重时可能需要直接拔除。因此,出现乳牙嵌入的外伤时,对儿童牙齿生长的危害是极大的。婴幼儿发生牙外伤,如出现严重的牙齿脱出,可导致牙齿松动甚至全脱出,患儿有误吞、误吸风险,甚至危及生命健康。此外,如发生乳牙牙周组织损伤、硬组织折断等外伤,后期可继发牙髓、牙周组织感染,治疗不及时可危害恒牙胚正常发育,引起不良后果。
恒牙发生外伤后,一般可导致牙齿松动、折断或者移位,主要影响孩子的咀嚼功能。但如果牙齿缺损严重,可导致牙本质、牙髓暴露;严重的牙齿松动、移位可能损伤根尖牙髓和血管;严重的牙髓组织损伤可引起牙髓炎症、根尖周组织炎症,可影响恒牙正常发育,甚至导致牙齿丧失,从而影响儿童牙齿生长发育,以及咬合的发育。牙外伤严重导致牙齿缺失时,如果未及时保持间隙,可导致间隙丧失,进而导致牙合畸形,增加修复难度。
三、发生牙外伤后应如何急救?
1、牙外伤常因跌倒、摔伤造成,因此孩子常常伴随头面部损伤。对此,在急救时首先需要关注患儿全身情况,观察询问是否有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查看是否存在躯体骨折、大量出血等紧急情况,并进行及时处理。
2、如果牙外伤严重,牙齿完全脱离牙槽窝,需要尽快寻找脱落牙齿,注意避免触碰牙根,可接触牙齿冠部。接着用凉水、生理盐水或冰牛奶将脱落牙齿冲洗5~10s,注意不得擦洗,不得使用肥皂、酒精等冲洗。如果牙齿只是折断,可在找到牙齿断片后将其放于清水、生理盐水或冰牛奶中保存,尽快就医。
3、尽快尝试将脱落牙齿放回牙槽,给予孩子纱布、手绢等,叮嘱其轻咬以达到固定效果,以防患牙再次脱落,而引起误吞、误吸等可造成窒息的风险事件。如果孩子脱落的牙齿为乳牙则不用放回。针对无法放入牙槽窝的牙齿,可将其在唾液、冰牛奶或生理盐水中保存,切不可用纸巾包着,或擦干干燥保存,注意不要让牙齿干燥时间超过半小时。
4、无论牙外伤造成牙齿脱落或折断,都需要在外伤发生后尽早入院就医,尽可能在半小时内就医,由专业口腔医生进行处理。需要注意,牙齿脱落时间越长,再植成功率就会越低。
四、如何预防孩子发生牙外伤?
婴幼儿注意预防乳牙外伤,尤其刚学会走路阶段,平衡力较差,容易摔倒或碰撞物体而造成牙外伤。在幼儿学走路过程中,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较大的空间供孩子练习走路;在孩子活动区域铺设较软的垫子或地毯;对家具边角进行包边处理,减少撞伤;家长在孩子学步期,应时刻监护,贴身保护,以防发生跌倒。
儿童在玩耍和运动过程中,容易因跌倒、碰撞而导致牙外伤。对此,可加强儿童口腔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儿童对牙齿保护的重视,掌握保护牙齿的方法;提醒监督儿童不得在走廊、楼梯、楼道追逐打闹;骑自行车戴头盔;在进行篮球、滑板等活动时,佩戴头盔、防护牙托等防护措施;穿着防滑的运动鞋,降低牙外伤发生风险。
总而言之,牙齿健康对儿童的成长发育尤为重要,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提高重视,掌握牙外伤急救处理方法,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等等,预防牙外伤发生,减少因牙外伤引起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