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以及注意事项对于患者的预后质量至关重要。为此本文全面、整体地普及血液透析的相关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更好地应对透析过程。
一、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是一种通过血液净化装置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透析器内的半透膜与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以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排除体内多余水分,然后将净化后的血液回输到体内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用于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尿毒症)患者,以及部分急性中毒患者。
二、血液透析的护理措施
(一)血管通路的护理
动静脉内瘘:协助患者保持内瘘处清洁干燥,告知患者避免用力压迫或碰撞,以防损伤和出血。每日检查内瘘的通畅度,观察是否有震颤感;提醒患者内瘘侧手臂应避免负重、受压,睡觉时也不应压迫该侧,以保证血流的通畅。
深静脉置管:对于使用深静脉置管的患者,需要保持置管部位的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避免感染;要注意防止置管脱落或移位,影响透析效果。
(二)营养指导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其日常饮食习惯存在的不足之处,测量患者的体质量、身高、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等指标,空腹采集静脉血检测营养指标、水电解质与肾功能水平,将最后评估的患者营养结果、营养问题以及营养改善方法反馈给患者,使用视频、语言、口头宣教的方式强调营养知识,并在反馈时积极回答患者的各种疑问,减轻患者的内心焦虑不安,增加其治疗依从性。
可以通过多种宣教方式结合,向患者强调能量、蛋白质、微量元素、水摄入的重要性,务必让其重视日常膳食结构的改进,增强自我管理意识,并积极配合营养护理方案。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详细记录,包括每日摄入的食物名称、重量、原料、饮食时间、烹饪方法等,尽量选择鱼类、瘦肉、鸡蛋,多摄入新鲜蔬果、谷物,根据病情特点合理补充维生素B与钙,禁止食用油炸、腌制与刺激性食物。要求患者家属做到严格监督,并协助检查体重、摄入量等是否合理,记录饮食中发现的问题。
(三)血压监测与药物管理
血压监测:透析患者需要每日定时测量血压,并按时服药,告知患者不可以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要按照医嘱服用降压、纠正贫血、控制血糖等药物并定期进行复查,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
(四)心理护理
首先为患者进行心理情况的测评,可以选择量表的方式进行开展。在进行测量期间需要保持患者的情绪稳定,心情舒畅,确保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可参考性。根据患者的心理情况的不同开展相应的护理计划。对于焦虑等波动比较严重的患者需要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以及开导;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度以及了解水平;关注患者的透析期间的心理指标变化,为患者的治疗等提供辅助作用。还可以鼓励患者加入透析患者支持团体,与病友交流心得,分享经验,相互鼓励和支持。
(五)并发症护理
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多种并发症,如低血压、高血压、心功能损害等,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例如:
①透析过程中如果出现低血压症状,要立即调整透析参数,如降低超滤率、减慢血流量等,并及时补充血容量。②高血压症状出现时除了按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并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③心功能损害:透析患者要注意控制水分摄入和脱水量,避免心脏负担过重,定期监测心功能指标,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三、血液透析的注意事项
(一)透析频率与时间
透析患者每周需要透析2—3次,每次4小时。透析间期注意控制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5%,以避免透析时脱水量过大导致低血压等并发症。
(二)预防感染
血液透析患者由于体内有外在的置入物(如深静脉置管或内瘘),易发生感染。因此要注意保持置管或内瘘部位的清洁干燥,避免接触水或污染物品;还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换衣等。
(三)透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透析前需检查透析管路是否畅通无阻,避免空气进入血液引发危险;透析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还要特别注意保护患者的血管通路,避免压迫或碰撞导致损伤或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