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被誉为“人体的化工厂”,它不仅参与人体的代谢、解毒、储存能量等多种生理活动,还负责生产重要的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分子。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肝脏的功能有时会出现异常,此时,生化检验作为一种重要的检测手段,能够为我们提供许多有价值的线索。
一、什么是肝功能异常?
肝功能异常,简单来说,就是肝脏的某些功能无法正常发挥,导致一系列生化指标的异常。这些指标包括转氨酶(如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胆红素、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白蛋白、球蛋白等。这些指标的异常,通常意味着肝脏正在受到某种程度的损伤或功能障碍。
二、肝功能异常的常见原因
肝功能异常的原因既有内源性的,也有外源性的。
感染: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肝功能异常的最常见原因之一。甲型、乙型等肝炎病毒均可引起肝炎,导致肝功能异常。此外,一些寄生虫感染,如肝吸虫、血吸虫等,也能导致肝功能异常。
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大量饮酒、摄入高能量食物、长期喝含糖饮料、久坐少动等不良生活习惯,是脂肪性肝病的重要诱因,进而引起肝功能异常。
免疫功能异常:免疫系统异常也可能导致肝脏损害。例如,自身免疫性肝病是机体对肝细胞产生自身抗体及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应答,导致肝脏受到损伤。
药物:许多药物,包括处方和非处方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天然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和辅料,都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引起肝功能异常。
胆道系统疾病:胆道系统的疾病,如胆道结石、胆管炎等,可引起胆汁淤积,进而导致肝硬化和肝功能异常。
其他因素: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如物理因素(如照射、外伤)、代谢因素(如肝脏脂肪增多)、化学因素(如酒精、工业毒物)等。
三、生化检验在诊断肝功能异常中的作用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各种生化指标,可以初步判断肝脏的功能状态,并进一步寻找导致肝功能异常的原因。
ALT和AST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指标。当肝细胞受损时,这两种酶会从肝细胞中释放出来,进入血液,导致血液中的ALT和AST水平升高。因此,检测ALT和AST水平可以评估肝脏的损伤程度。
胆红素是红细胞分解的产物,主要在肝脏中进行代谢和排泄。当肝脏功能受损时,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会受到影响,导致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升高。胆红素水平升高可能意味着肝脏存在炎症、胆道梗阻等问题。
ALP和GGT是反映胆道系统疾病的指标。当胆道系统存在炎症、结石等问题时,这两种酶的水平会升高。因此,检测ALP和GGT水平有助于诊断胆道系统疾病。
白蛋白和球蛋白是肝脏合成的重要蛋白质。当肝脏功能受损时,白蛋白的合成会减少,而球蛋白的合成可能会增加。因此,检测白蛋白和球蛋白水平可以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
四、生化检验过程
生化检验通常包括采集样本(根据患者情况选择血液、尿液等样本类型,并遵循特定准备要求如空腹采集)、样本处理(将采集到的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离心、分离等操作,获取纯净成分)、检测分析(使用自动化分析仪准确、快速地测定各种生化指标水平)以及结果解读(医生结合检测结果、患者病史和症状对肝功能异常原因进行初步判断,如有异常可能建议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等步骤。
五、指标异常的处理措施
根据生化检验的结果,需要相应的处理措施。一般治疗(如改善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等,适用于肝功能异常较轻的患者)、保肝药物治疗(以减轻肝脏炎症和损伤,适用于肝功能异常较重的患者)、针对病因的治疗(如抗病毒治疗、停用或调整可疑药物、改善饮食习惯和增加运动等,根据导致肝功能异常的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以及定期复查肝功能指标(以监测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