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了解你的电解质平衡:生化检验中的钾钠氯

时间 :2024-10-08 作者 :管霞 来源: 青岛市黄岛区琅琊卫生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许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手机电量低于20%时,内心会不由自主地升起一股焦躁感,迫切地想要找到充电器。有趣的是,人体也有一套类似的“电量”系统,那就是电解质平衡。当人体内的电解质出现失衡时,我们的身体也会发出各种“警报”,影响多个系统的正常运作。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生化检验中至关重要的三项指标——钾、钠、氯,以及它们如何维持我们身体的“电量”平衡。

一、什么是电解质?

简单来说,电解质是溶解在体液中能够导电的矿物质,它们通常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人体内的电解质主要包括钾(K+)、钠(Na+)、氯(Cl-)、钙(Ca²⁺)、镁(Mg²⁺)和磷等。

钾(K+)作为细胞内液的核心阳离子,对于维持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平衡、酸碱稳态以及促进神经肌肉传导、心肌细胞收缩和多种酶的激活过程至关重要。血钾水平是评估体内电解质平衡状态的关键指标之一。然而,血钾浓度的异常可带来严重后果:低钾血症,常见于长期腹泻、呕吐、利尿剂使用或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情况,可能导致肌肉无力、心律失常,严重时危及生命;相反,高钾血症则多见于肾功能不全、酸中毒、严重溶血等状况,同样危险,能干扰心脏电生理活动,引发心脏骤停。因此,定期通过静脉采血检测血清中钾离子浓度,其正常参考值范围通常为3.55.5mmol/L

钠对于维持渗透压、调节血液酸碱平衡以及神经肌肉兴奋性的控制具有关键作用。然而,血钠水平的异常会显著影响人体健康:低钠血症(低血钠),常见于呕吐、腹泻、长期使用利尿剂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状况,可引发细胞水肿,尤其是大脑细胞,导致脑水肿和颅内压上升,出现头痛、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而高钠血症(高血钠)则多因水分摄入不足、严重脱水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原因引起,会导致细胞脱水,影响细胞正常功能,表现为口渴难耐、尿量减少、皮肤干燥等不适。检测血钠浓度同样依赖于静脉采血,其正常参考值范围为135145mmol/L

氯作为细胞外液中的核心阴离子,与钠离子协同维持体液的渗透压稳定及酸碱平衡,并参与胃酸的生成。然而,血氯水平的异常可显著影响健康:低氯血症,常见于呕吐、腹泻、大量排汗或长期利尿剂使用等情况,会扰乱酸碱平衡,引发碱中毒,表现为呼吸浅慢、手足抽搐等症状;相反,高氯血症则多见于酸中毒、脱水或氯化钠过量补充等情境,伴随酸中毒并影响细胞功能,导致恶心、呕吐、呼吸急促等不适。检测血氯浓度通常通过静脉采血进行,正常参考值范围为96108mmol/L

二、如何维持电解质平衡?

1.通过正常饮食,我们可以获得足够的电解质。多食用富含钾、钠、氯的食物,如香蕉、土豆、菠菜、海产品等。

2.对于可能引起电解质失衡的疾病,如腹泻、呕吐、发热等,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通过生化检验定期监测血钾、血钠、血氯等电解质水平,有助于及时发现并纠正电解质失衡。

3.在不同的气候和环境条件下,人体对电解质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炎热的夏季或高温的工作环境中,由于出汗增多,身体容易失去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此时应特别注意补充含有钾、钠等电解质的饮品,如运动饮料或自制淡盐水。

4.对于中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以及运动员等人群,由于身体机能或运动需求的不同,更容易出现电解质失衡的情况。因此,定期进行生化检验,监测钾、钠、氯等电解质的水平。

电解质平衡是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之一。让我们从日常做起,保持均衡的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共同守护我们的电解质平衡。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