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血尿、尿频?尿常规帮你排查尿路感染

时间 :2024-07-28 作者 :蒋三艳 来源: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在日常生活中,血尿和尿频是许多人可能遇到的不适症状,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预示着身体内部的问题,尤其是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此时,通过一项简单而有效的检查——尿常规,可以快速排查是否尿路感染。

一、血尿与尿频:尿路感染的“信号灯”

血尿:血尿是指尿液中含有红细胞,表现为尿液呈淡红色、洗肉水样或混有凝血块。血尿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尿路感染是较为常见的原因之一。当细菌侵入尿路并引发炎症时,炎症物质可能损伤尿道黏膜,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从而引发血尿。

尿频:尿频则是指排尿次数明显增加,但每次尿量不多。尿频也是尿路感染的一个典型症状。细菌感染后,尿道黏膜受到刺激,产生强烈的尿意感,即使膀胱内尿量不多也会引发排尿冲动。

二、尿常规:尿路感染的“侦探”

尿常规检查是诊断尿路感染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尿液的物理、化学和显微镜分析,揭示尿液中的异常情况。

收集尿液样本:

在进行尿常规检查前,患者需按照医生或检验人员的指示收集尿液样本。

通常要求清洁中段尿,即先排出部分尿液,然后收集中间段的尿液,以减少尿道口污染对结果的影响。

女性患者应避开月经期,以免月经血混入尿液影响结果。

物理检查:

观察尿液的颜色、透明度、气味等。尿路感染时,尿液可能呈淡红色或浑浊,并伴有异味。

化学检查:

使用试纸或仪器检测尿液的酸碱度(pH值)、比重、蛋白质、葡萄糖、酮体、胆红素、尿胆原等指标。虽然这些指标不直接反映尿路感染,但异常结果可能提示其他相关疾病或并发症。

显微镜分析:

将尿液样本离心沉淀后,取少量沉渣在显微镜下观察。

重点观察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细菌等有形成分。尿路感染时,尿液中白细胞和细菌数量会增多,有时还可见红细胞(血尿)。

三、尿常规结果解读与尿路感染的诊断

白细胞增多:

尿常规中白细胞增多是尿路感染的重要标志。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白细胞很少。当尿路发生感染时,炎症细胞会大量涌入尿液中,导致白细胞计数升高。

红细胞增多(血尿):

血尿的出现提示尿路可能存在损伤或炎症。如前所述,尿路感染时尿道黏膜受损可能导致血尿。但需要注意的是,血尿并非尿路感染的特异性症状,也可能由结石、肿瘤等其他原因引起。

细菌存在:

尿常规中直接观察到细菌或细菌团块是尿路感染的直接证据。然而,由于尿液标本易受污染,仅凭细菌存在还不能直接确诊尿路感染。此时需结合其他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亚硝酸盐阳性:

某些细菌(如大肠杆菌)在感染尿路时会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因此,尿常规中亚硝酸盐阳性也提示可能存在尿路感染。但需注意,亚硝酸盐阴性并不能排除尿路感染的可能性。

四、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

保持个人卫生,尤其是会阴部和尿道口的清洁。

多喝水、勤排尿,有助于冲刷尿路中的细菌。

避免长时间憋尿和久坐不动。

增强免疫力,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

治疗:

一旦确诊为尿路感染,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抗生素的选择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来确定。

对于症状轻微的患者,可采用口服抗生素治疗;对于症状严重或伴有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静脉输液治疗。

治疗期间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尿常规等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

当遇到血尿、尿频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接受相关检查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同时,我们也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