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脑卒中居家康复小课堂

时间 :2024-09-25 作者 :王丽娜 来源:潍坊市人民医院 卒中中心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脑卒中就是人们俗称的“中风”,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肢体瘫痪、语言障碍、认识功能受损等是该病常见的后遗症。本期小课堂要重点讲解脑卒中患者居家期间的康复知识,包括为什么要进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的方法有哪些、常见的居家康复问题怎么解决等,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居家康复对于脑卒中患者的重要性

居家康复不仅可以让患者在熟悉的环境下进行康复,还能够减少患者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此外,居家康复还能够通过家人、朋友的共同陪伴和支持,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家庭成员可以为患者提供持续性的情感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更好的建立治疗信心,积极的面对疾病的挑战。同时,家庭环境还有利于患者更好的进行日常康复训练,在家人的帮助下,更好的进行肌肉训练、关节活动训练等,在居家舒适的环境下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训练。

脑卒中居家康复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的应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

1.遵医用药  患者应该坚持遵医用药,不能盲目听信他人的用药建议,导致疾病的加重或复发。

2.早期康复  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的恢复。、

3.家庭参与  协助患者进行居家康复训练,监督患者完成医嘱指示的用药、饮食及其他日常活动等,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强化康复效果。

4.安全原则  患者在居家康复期间,一定要密切注意患者的生命安全,严格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和用药,避免滥用药物或食用其他未经许可的保健药品等,同时在训练过程中确保患者的安全性,避免疾病的复发或加重。

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的具体措施:

1.安全措施  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的关键是安全措施的制定,一定要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消除家中潜在安全隐患,例如杂物、地毯等,避免患者出现摔倒的情况。

2.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依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同时引导患者逐渐完成各项生活技能。

3.运动功能训练  依据患者不同的病情制定针对性的运动功能训练,如肢体瘫痪的患者,进行被动关节训练和肌肉训练;平衡障碍患者,进行平衡和协调训练等。

4.认知功能训练  大部分脑卒中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可以通过记忆训练、注意力训练、执行功能训练等,帮助患者提高认知功能。

脑卒中居家康复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居家康复作为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对于患者最终的预后效果非常重要,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将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逐一的分析和解答:

问题1.专业知识的缺乏  患者和家庭成员普遍对于疾病的相关知识和康复技能缺乏了解,无法更好的完成医嘱制定的康复方案。

解决方案:医院方面通过更加通俗、细致的讲解,使患者及其家属更好的了解康复训练的实施方案及注意事项等,患者及家庭成员方面则应该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和视频等,并掌握自己疾病的相关知识。

问题2.负面情绪的管理  许多患者在居家期间因自身病情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长期处于焦虑、悲观等负面情绪中,而患者家属也为能够及时进行开导和心理干预,影响最终的康复效果。

解决方案:首先,应该让患者明白,产生负面情绪并不可怕,也不是自身太过脆弱,面对疾病很多人都会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应该放平心态去面对疾病带来的困扰,家庭成员多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缓解患者内心的压力和情绪,同时,陪同患者多参与比较轻松的户外活动,释放内心的压抑情绪。

结语

脑卒中患者的居家康复是一个漫长且艰难的过程,医务人员和家庭支持只能够起到辅助作用,更多的是需要患者自身能够保持康复原则,遵循医嘱,坚持康复训练,从而取得理想的康复效果。此外,患者在居家期间还需要学会如何管理自身的健康 ,例如正确用药、合理饮食、坚持锻炼等,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脑卒中的复发风险。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