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胆结石应该如何护理?这几类高发人群得注意!

时间 :2024-09-18 作者 :辛红卫 来源:济南市章丘区人民医院 肝胆外科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在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发生变化的状况下,发生结石类疾病的概率变大,不仅会对正常生活造成影响,也会发生无法保障身心健康的情况。尤其是近年来胆结石患者的数量逐步增多,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治疗,达到根治的目的但是目前有很多人并不完全了解胆结石疾病的相关知识那么就让我们围绕胆结石护理要点和高发人群等内容进行详细介绍,为更多的人学习和了解胆结石健康知识提供依据。

1胆结石的高发人群

临床上将“胆结石”这种类型的疾病,作为比较常见且发生率较高的一种消化系统结石性疾病,下面几种类型的人群为高发群体,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格外注意。

肥胖人群主要受到自身不良饮食习惯的影响出现肥胖的情况,并且血脂和胆固醇多项指标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其发生胆结石结合的风险增高。

女性在雌激素分泌水平这项因素的影响下,存在出现雌激素水平较高的可能性,严重影响肝脏内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物质的形成,极易让人体出现胆红素高水平表达的问题,进而使女性的胆结石疾病发生率增加。加之,雌激素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胆囊促排空,对此胆汁在胆囊中瘀滞形成结石,从而诱发胆结石。

中老年人群在年龄不断增大的情况下,人们患有胆结石疾病的概率越大,这就意味着中老年人是主要的发病群体。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而言,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身胆囊健康。

不能规律饮食的人群胆汁是人体消化作用中十分关键的一种物质,直接影响人们事物消化和吸收情况。人们一旦不具备良好、规律的饮食习惯,胆汁就会发生不能规律分泌的情况,并且受到胆酸含量减少这种现象的影响,极易诱发胆汁浓缩,进而诱发结石。特别是一些高脂肪、高糖饮食的人群,在摄入大量的人体脂肪和胆固醇之后,更容易形成胆固醇类的结石。

胆结石家族病史者结合临床上胆结石发病患者的实际情况分析,能够发现比较危险的一种因素是遗传,导致家住病史者极易发生疾病。

2胆结石的正确护理方式

合理调整饮食结构:胆结石患者不建议吃高脂肪的食物、高胆固醇的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易胀气的食物以及草酸过多或高钙的食物,容易刺激胆囊收缩,加重胆结石引起的胆绞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应调整饮食结构。胆结石日常应少量多餐,以低脂、高维生素、高膳食纤维食物为主,控制蛋黄和动物内脏的摄入量;烹饪食物过程中尽量减少盐、油的用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身体健康,防止胆结石发生。

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真正做到规律饮食。目前人们的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非常快,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吃早餐的情况,一旦缺失早餐对于胆囊夜间所分泌胆汁的有效利用,会在减低胆汁浓度后降低胆结石风险发生率,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让人体有规律地分泌胆汁,有利于控制胆汁分泌量,避免大量胆汁分泌后使胆汁浓度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快速增加,否则就会引发胆结石。基于此,人们保证三餐的时间正常,适当地减少夜宵,对胆汁分泌的规律性进行调节,保证人体可以有效利用胆汁,进而降低胆结石风险发生率。

结合身体情况适当运动严格控制体重人们一旦处于肥胖的状态,身体中的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也会出现增加的情况,导致胆结石发生诱因增加。期间借助运动的方式减脂、控制体重,不能出现胆固醇水平过高的问题。除此之外,生活中一定要大量饮水,以此促进胆汁稀释,降低肥胖人群的胆结石疾病发生率。

定期体检这样人们不仅能够了解自身的身体情况,也能早检查早治疗疾病。因此,人们进行上述护理同时定期到医院进行健康体检,便于确定胆囊的健康情况。

由此可见,肥胖、女性、中老年、不规律饮食、有胆结石家族史的群体一定要重视胆结石疾病的预防和护理,在日常生活中从多个方面出发控制胆结石风险的发生,保证身心健康,更加开心快乐地生活,这是当前降低胆结石疾病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的重要举措。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