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腹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的使用原理

时间 :2024-09-18 作者 :覃秘 来源:河池市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已逐渐成为现代医学领域的重要治疗手段。它以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多个医疗领域,特别是在妇科、胃肠以及肝胆外科手术中。然而,这一技术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一个重要的辅助工具——二氧化碳。本文将深入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使用二氧化碳的原理,包括其在手术中的作用、选择原因、手术过程、优势、术后注意事项以及未来的展望。

1、腹腔镜手术简介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通过在腹壁打孔建立操作孔和观察孔,利用腹腔镜(一种带有摄像头的细长管)进入腹腔进行手术操作的微创技术。相比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创伤和痛苦,加快术后恢复速度,降低并发症风险。然而,为了完成这一复杂的手术过程,手术空间的创建至关重要,而二氧化碳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2、二氧化碳的选择原因

在腹腔镜手术中,为何选择二氧化碳作为建立手术空间的气体呢?这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形成气腹,创造手术空间:正常情况下,人体腹部空间有限,不打开腹壁很难进行手术操作。二氧化碳通过中央管路输送到腹腔镜工作系统,并被打入腹腔,使腹腔膨胀,形成气腹。这样不仅扩大了手术视野,还为手术器械提供了足够的操作空间。

(2)安全性高: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不可燃的气体,在血液中有很高的溶解度,容易通过呼吸等排出体外,不会造成蓄积而引起其他并发症。此外,二氧化碳作为惰性气体,不易引起化学反应,不会影响手术视野。

(3)操作便捷:二氧化碳的分子量小,在血液内容易弥散,因此可以迅速达到所需的腹腔压力,同时方便在手术结束后通过呼吸等排出体外。

(4)易于控制:通过调节CO₂的注入速度和压力,可以精确地控制气腹的程度和稳定性,确保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

(5)手术视野清晰:CO₂不会产生烟雾,有利于保持手术视野的清晰,便于医生准确判断和操作。

(6)经济实惠:CO₂的制备和储存相对简便,成本较低,适合广泛应用于临床。

3、二氧化碳的使用原理

(1)建立气腹:手术开始前,通过腹腔镜系统气腹机调节“小孩”或“成人”模式,连接气腹管将二氧化碳输入腹腔。随着气体的不断注入,腹腔逐渐膨胀,达到设定的压力值后,形成一个稳定的气腹环境。此时,手术医生可以通过腹腔镜清晰地观察腹腔内的情况,并进行精确的操作。

(2)维持手术空间:在手术过程中,为了保持手术空间的稳定,需要持续向腹腔内注入适量的二氧化碳。同时,通过调节气腹机的压力和流量,可以确保腹腔内的压力维持在合适的范围内,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3)排出残余气体:手术结束后,需要排尽腹腔内的残余二氧化碳气体。这些气体大部分会通过呼吸等自然排出体外,而残留的一小部分则会被人体吸收,不会造成任何后遗症。

4、二氧化碳使用的注意事项

虽然二氧化碳在腹腔镜手术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气腹压力:过高的气腹压力可能导致腹内压上升,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甚至引发气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2)关注患者生理变化:二氧化碳气腹会对患者的生理产生一定影响,如腹内压上升、呼吸受限、膈肌上移等。

(3)合理选择麻醉方式:麻醉方式的选择对于腹腔镜手术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对于手术时间长、操作难度大的手术,应选择全身麻醉复合椎管内麻醉等方式,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4)预防并发症:术后恶心呕吐、关节疼痛等并发症是腹腔镜手术后常见的问题。为了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术中应注意保暖、加温腹腔冲洗液等,并在术后及时排尽腹腔内残余气体。

5、结论

腹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的使用原理是基于其形成气腹、创造手术空间、安全性高和操作便捷等优势。通过合理的使用和管理,二氧化碳能够为腹腔镜手术的成功实施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医生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理变化和手术进展,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