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了解血液透析,护你远离肾病困扰

时间 :2024-09-13 作者 :丁业娟 来源: 聊城市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血液透析技术已经成为治疗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重要手段。对于许多肾病患者来说,了解血液透析的原理、操作流程以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无疑是守护自身健康的关键。本文将带您深入血液透析的神秘世界,揭开其科学面纱,让您在专业的指导下,更好地管理自身健康,远离肾病的阴霾。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用现代医学的力量,守护我们的身体!

一、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与适应症

血液透析是一种体外血液净化技术,通过模拟肾脏的过滤功能,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毒素,以维持身体的内环境平衡。它主要用于治疗肾功能衰竭或急性中毒等情况,在这些情况下,患者的肾脏无法有效排除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导致体内毒素积累,出现一系列严重症状。

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包括弥散、超滤和吸附。弥散是指溶质从高浓度一侧通过半透膜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利用这一原理可以清除血液中的小分子毒素,如尿素氮、肌酐等。超滤则是通过施加一定的压力差,使水分和小分子物质通过透析膜被滤出,从而达到清除多余水分的目的。吸附则是利用透析膜或吸附剂的特殊性质,吸附并清除血液中的中大分子毒素。

适应症方面,血液透析主要适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以及其他疾病如严重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对于肾功能衰竭患者来说,血液透析可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对于中毒患者,及时透析可以挽救生命。

二、血液透析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血液透析的操作流程包括血管通路的建立、透析液的准备、透析机的操作以及患者的监测等步骤。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关键,常用的血管通路包括动静脉内瘘、中心静脉导管等。透析液是模拟肾脏滤过液的化学成分,含有一定浓度的电解质和葡萄糖,以维持透析过程中患者的内环境稳定。

在透析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压波动或血管通路受损。同时,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以及透析机的各项参数,确保透析过程的安全有效。

注意事项方面,患者在透析前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控制饮食、避免感染等。透析过程中如出现不适,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透析后应注意保护血管通路,避免受压或感染。此外,定期随访和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也是保证透析效果的重要环节。

三、血液透析的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血液透析虽然是肾病患者的救命稻草,但也会伴随一些小插曲——并发症。别担心,只要我们了解它们、预防它们,就能让透析过程更加顺利。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认识这些“不速之客”吧!

1.低血压

低血压是透析过程中的常客,它总是悄无声息地来访。为了预防它的到来,我们可以在透析前减少服用降压药物,避免透析过程中进食过多,以及选择合适的超滤速度。如果低血压还是光临了,不要慌张,立即告知医护人员,他们会调整透析参数、给予补液等措施,让血压恢复正常。

2.肌肉痉挛

想象一下,在透析过程中突然腿部肌肉像被拧紧的螺丝一样疼痛,那就是肌肉痉挛在作祟。为了预防这位“不速之客”,我们可以在透析间期控制水分和盐分的摄入,避免过度超滤。当肌肉痉挛发生时,可以尝试轻轻按摩或热敷患处,同时告知医护人员调整透析液中的电解质浓度。

3.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虽然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就十分棘手。为了预防过敏反应,我们可以在透析前进行过敏测试,确保透析膜和透析液的成分适合自己。如果不幸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疹等,应立即停止透析并告知医护人员,他们会给予抗过敏药物等相应处理。

结语

通过本文的详细阐述,相信您对血液透析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从基本原理到适应症,从操作流程到注意事项,再到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每一个环节都关乎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掌握这些知识,不仅能够帮助您在面对肾病时更加从容应对,还能助您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保护肾脏、预防疾病的发生。让我们携手现代医学,共同守护肾脏健康,迎接美好未来!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