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少老年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等,这些疾病的病程时间较长,需要长期服药进行病情控制,所以,老年人在用药时一定要注意药物的相关事项,严格按照医嘱要求用药,切不可胡乱用药或者不按医嘱用药,不然不但无法控制自身的病情状况,还可能加重病情,威胁自身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他汀类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该类药物能有效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是治疗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也是老年人经常服用的一种药物。当前,临床应用的他汀类药物,主要包括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等。
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时,尤其是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一些事项,如药物种类、服药时间、饮食、机体反应等,一旦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发生加重病情。
注意事项一:药物种类。他汀类药物有很多种,在服用之前,要仔细咨询医生或药师,尤其需要注意无法避免同期使用一种对代谢酶CYP3A4有较强抑制剂作用的药物时,优选普伐他汀、氟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匹伐他汀。葡萄柚汁会抑制这种代谢酶,注意不要服用太多量。如果正在服用环孢素,普伐他汀是首选的他汀类药物;如果需要使用他汀类药物与贝特类药物联合进行治疗,非诺贝特是优选的贝特类药物;如果患者同时在服用氨氯地平,辛伐他汀的剂量每天不要超过大于20mg。当患有慢性肾脏病时,阿托伐他汀和氟伐他汀不需要调整剂量,这种药物是严重肾损害患者的首选他汀类药物。对于心血管风险高的活动性或慢性肝病患者,需要谨慎使用他汀类药物。
注意事项二:用药时间。食物对他汀类药物的影响较小,进餐对药物发挥作用影响不大,同时,一般情况下,他汀类药物在服用后,并不会出现严重的胃肠不良反应,所以,只要做到定时定量,无论是进食前还是进食后服用均可。大部分他汀类药物,最佳的服用时间就是在晚上临睡前服用,因为胆固醇合成的高峰在午夜12时左右,睡前用药能让药物作用在午夜达到高峰,从而更好降胆固醇。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因为半衰期较长,可以在一天的任何时间服用。如果错过了用药时间,应在记起时立即补用,若已接近下一次用药时间,则无需补用,切不可一次服用双倍剂量的药物。
注意事项三:注意饮食。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不要过量食用西柚制品,会延缓他汀类药物代谢,诱发不良反应;注意改善生活方式,饮食上注意均衡性,以低盐、低脂等食物为主,减少胆固醇的摄入;可适度进行锻炼。
注意事项四:注意联合用药。他汀类药物造成肝损害、肌肉毒性的主要因素就是联合用药。若同时服用肝药酶抑制剂,如阿奇霉素、胺碘酮、罗红霉素、非诺贝特等,会导致他汀类药物血药浓度上升,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有些患者会出现甘油三酯大幅度升高的情况,所以,需要同时服用非诺贝特和他汀,则可在早晨服用非诺贝特,晚上睡前服用他汀类药物,这样做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注意事项五:肌痛反应。他汀类药物服用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肌肉酸痛。基于肌酸激酶值是否正常,又可以将肌肉酸痛分为肌炎和肌痛,如果CK大幅升高,则可能为横纹肌溶解症,会危及生命。所以,在应用他汀类药物时,只要出现疑似肌肉不适的症状,就需要立即停药,及时就医。
注意事项六:肝酶升高。一般情况下,服用他汀类药物,其疗效是安全、有效的,但少数患者在服用他汀类药物后,会出现肝脏转氨酶升高的情况。对于转氨酶轻中度异常的患者,若其本身有活动性肝炎等严重肝病,则不应该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若是合并有非酒精性脂肪肝,服用他汀类药物,不仅安全、有效,还能改善肝脏功能,所以,对于具备他汀适应证的患者,若没有肝大、黄疸、直接胆红素升高等器质性肝损害证据,可使用他汀类药物。服用他汀类药物后,只要患者转氨酶无进行性升高,应继续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