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日常生活中的骨科护理小贴士

时间 :2024-09-02 作者 :谷洪婷 来源:菏泽市立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骨骼作为人体的关键组成部分,生理功能非常关键。骨骼不仅具有支持行动与站立的功能而且能够保护内脏、存储矿物质和增强肌肉力量的作用。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骨科疾病的患病率也在攀升,给人们的健康带来重大威胁。很多人对骨科疾病仅有表面了解且存在误区。因此,深入认识并采取措施维护骨骼健康来说非常必要,这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及生活品质。下面,本文将分享几个实用的保养骨骼的方式和技巧。

一、如何呵护骨骼健康

1.注意合理膳食。丰富多样的食物能够提供足够的营养,所以,新鲜蔬果是日常饮食必不可少。另外,日常需充足摄取含钙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及豆腐等,含有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油、蛋类和富含脂肪的鱼类。同时,培养清淡口味,限制高盐和油炸食品,并严格控制糖分摄入。此外,要做到戒烟限酒,减少腌制食品摄入,均有益于维护身体健康。

2.注意适量运动。有氧运动对增强心肺功能与身体新陈代谢有很明显的帮助,特别是在提高免疫力及血流速度,降低血压,促进骨骼生长与骨细胞更新等方面有显著的作用。此外,适度的锻炼身体还能增强肌肉力量,有利于支撑骨骼并减低骨质疏松风险。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与合适的运动频率至关重要,确保动作准确以免伤及骨骼,避免过度疲劳。每天进行户外活动1~2次,每次时长30分钟至1小时左右,微微出汗最好,诸如步行、慢跑、游泳以及骑车等,都是理想选择。若老年人群有关节问题,也可以选择如骑车、游泳或步行等适宜的肌肉训练。

3.保持良好的形体。规范的立、坐姿势及行走姿势有助于减轻骨骼和肌肉承受压力,从而最大程度的保持骨骼健康。不论是立姿、坐姿、卧姿或者是驾驶汽车、提举重物的姿势、擦地板的姿势、观看电子设备等日常活动中,均应注重正确动作模式,以避免对身体造成过重负荷,要注意保持良好体态与充沛精力。

4.经常晒太阳:科学资料表明,日光照射可以增加人体所含钙质,增加骨密度,所以其是养护骨骼最简捷、高效的方法。太阳光可提升人体生成维生素D的强度,长期缺乏日照便易致维生素产量降低,引发钙质吸收障碍,骨密度降低并引发骨质疏松,进而增加骨折概率。每日应保持15至30分钟的晒太阳,但也要避免强光暴晒对肌肤产生的危害。

5.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这两种元素是维持骨骼质量很重要的元素,必须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成人每日应摄取800毫克的元素钙,老年人群要摄取1000到1200毫克。据研究表明,我国居民平均每天只能从食品中获取大约400毫克的元素钙。因此,通过饮食补充钙质尤为关键。富含钙的食物很常见,比如牛奶、豆腐、海鲜、深色蔬菜和坚果等。因此,合理搭配膳食以保证充足的钙摄入是确保维护骨骼健康的有效手段。

6.合理调整作息时间:维持足够的睡眠有益于骨骼细胞的生长与修复。所以,腰腿疼痛的人要尽量避免过劳,因其可能导致骨骼健康受损,进而妨碍正常的生长和修复进程。

7.定期检查身体:定期体检及做骨密度检测是良好的健康习惯,这样有助于尽早发现骨健康状况,比如:骨量减少或骨密度降低。要遵从医嘱,根据个人的骨骼情况采取骨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对于存在家族遗传病史或其它高风险因素者,特别是40岁以上人士,均应坚持经常实施骨密度监测。对于绝经后女性而言,更需要关注此项检查,预防为先、提早发现问题并针对性治疗,从而保持骨骼健康。

二、如何预防骨科疾病的发生

中年之后要注意预防骨质疏松与骨折,下述事项需要尤为重视:

1.因为实验表明,吸烟降低骨密度,酗酒加剧骨质疏松,所以会增加骨折风险。所以,中年之后维护骨骼健康前提下,建议戒烟限酒。

2.骨头不宜长期承受过载冲击,高风险运动也容易增加骨折隐患,因此务必加强防护。

3.防止跌倒及创伤降低骨折风险要素。

4.老年人群体应着重家庭环境安全,必要时应运用助行器具并防水防滑设施。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