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中药如何治疗慢性咳嗽与支气管炎?

时间 :2024-09-02 作者 :孟月华 来源:石家庄市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在探讨慢性咳嗽与支气管炎的治疗之道时,我们不得不提及中药这一历史悠久的医学瑰宝。中药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为无数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

一、中药对慢性咳嗽的辨证施治

中医认为,慢性咳嗽多因外感六淫、内伤脏腑所致,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及病因进行辨证施治。

1.1 外感风寒型咳嗽

症状表现:患者常表现为咳嗽声重,咽痒,咳痰稀薄色白,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痛等症状。

治疗方法:治疗原则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常用方剂如三拗汤(由麻黄、杏仁、甘草组成),该方具有发散风寒、宣肺止咳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束表、肺气不宣所致的咳嗽。

1.2 外感风热型咳嗽

症状表现:咳嗽频繁,气粗声哑,咽喉干痛,咳痰不爽,痰黏稠或黄,常伴有发热、口渴、鼻流黄涕等症状。

治疗方法:治疗原则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常用方剂如桑菊饮(由桑叶、菊花、桔梗等组成),该方能够疏散风热、宣肺止咳,适用于风热犯肺所致的咳嗽。

1.3 风燥伤肺型咳嗽

症状表现: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喉干痛,口鼻干燥,常伴有身热、微恶风寒等症状。

治疗方法:治疗原则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常用方剂如桑杏汤(由桑叶、杏仁、沙参等组成),该方能够清宣温燥、润肺止咳,适用于风燥伤肺所致的咳嗽。

二、中药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综合调理

2.1 痰湿蕴肺型

症状表现: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早晨或食后咳甚,痰多,胸闷脘痞,食少体倦,大便时溏。

治疗方法:治疗原则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常用方剂如二陈汤和三子养亲汤(由半夏、陈皮、茯苓、白芥子、紫苏子、莱菔子组成),前者燥湿化痰,后者降气消食,两者合用能够有效改善痰湿蕴肺的症状。

2.2 痰热郁肺型

症状表现: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而黏,欲饮水。

治疗方法:治疗原则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常用方剂如清金化痰汤(由黄芩、山栀、桔梗等组成),该方能够清肺化痰,适用于痰热郁肺所致的咳嗽。

2.3 肺脾气虚型

症状表现:咳嗽声低无力,气短,痰多清稀,神疲,畏风,自汗,易于感冒,胸闷,脘痞,纳差,便溏,舌淡苔白。

治疗方法:治疗原则为补肺健脾、益气化痰。常用方剂如六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等组成),该方能够健脾益气、燥湿化痰,适用于肺脾气虚所致的咳嗽。

三、中药辅助治疗的多样方法

除了上述的中药方剂治疗外,中医还提供了多种辅助治疗手段,如饮食调理、针灸治疗、按摩等,这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中药方剂结合使用,以增强治疗效果。

3.1 饮食调理

原则: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如火锅、麻辣烫、烧烤等。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如苹果、山药、银耳等,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身体抵抗力。

推荐食疗:冰糖雪梨水,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咳嗽患者。制作时将雪梨切块与冰糖一同炖煮,饮用汤汁即可。

3.2 针灸治疗

作用机制: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脏腑功能,改善气血循环,从而缓解咳嗽和支气管炎的症状。

常用穴位:手太阴肺经穴(如列缺、太渊)、背俞穴(如风门、肺俞)等,这些穴位具有疏风解表、宣肺止咳的作用。

3.3 按摩疗法

操作要点:在医生指导下,按揉天突穴、肺俞穴、合谷穴等穴位,可以起到止咳平喘的作用。按摩时需注意手法轻柔,避免用力过猛。

注意事项:按摩疗法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切勿私自操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结语

中药治疗慢性咳嗽与支气管炎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通过辨证施治,采用针对性的中药方剂和辅助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咳嗽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应咨询专业医师,确保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和安全性。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是预防和治疗慢性咳嗽与支气管炎的重要手段。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