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即中风,脑血管意外,“卒”突然、急、意外,脑卒中顾名思义大脑突然被击中,是一种急性起病、由于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两大类。脑梗死和脑出血均可表现为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临床中脑梗死更多见。
脑卒中在过去被认为是一种主要影响老年人的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现在已显示年轻化的趋势,病患人群更庞大。急性脑卒中是常见病多发病,即使积极治疗仍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是我国成人致残、致死的首位原因,所以重在预防。
预防脑卒中,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基石: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正常规律作息。
1.合理饮食
提倡饮食种类多样化,多食新鲜蔬菜,清淡饮食为主,肉类、食盐和油脂类食物要控量;按时规律饮食,避免饥一顿饱一顿,避免劳动起来就废寝忘食,充分进食汤水;少喝市售饮料,减少甜食类摄取。生活中很多中青年人多在外聚餐吸烟饮酒、进食肉类烧烤油腻食物多,可形成“泛着浮油的血”(即脂血),血清呈乳白色或混浊状,含乳糜微粒多,易引起血管堵塞;有些人因胃肠道症状进食少或呕吐腹泻,进食水少,或夏季高温出汗多、饮水不够,血容量不足、灌注不够,也可引发脑梗死。
2.适当运动
避免久坐不动;运动时间和运动量要合理、有规律、以个人能耐受为宜,不宜盲目跟风,避免突然猛烈大量运动,冬季避免凌晨过早运动。
3.戒烟限酒
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使血管痉挛、血压升高及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等。酒精可使血压升高、心律失常、血脂异常、脑血流量降低等引发脑卒中,酒精摄入量和脑出血存在直接的剂量相关性联系。
4.保持情绪稳定
临床医生在工作中遇到脑梗死或脑出血偏瘫的患者,有的是在冲孩子发火踹了一脚后发病的,有的是与他人争执吵架后出现的,还有在脑卒中治疗期间仍情绪不稳定而造成症状再次加重的。
5.正常规律作息
熬夜、黑白颠倒已然成为现代生活尤其年轻人的普遍现象,熬夜不好、熬夜等于慢性自杀、快了也可以猝死,大家也心知肚明,但仍然疯狂试探,熬个夜就能脑梗吗、就能脑出血吗?生死的概念有点宽泛抽象、慢性自杀又似乎还有很多时间,明确具体勇敢的告诉自己吧,熬夜=心率不齐=心房颤动=心梗=脑梗死或脑出血=偏瘫=胃肠炎=很多治不好的自身免疫疾病=猝死……
已经习惯了怎么办?早了睡不着?别问,问就是:把手机放在卧室外、10点进卧室关灯、躺在床上、闭眼、一会也不要再起来。“人体各部件是有使用寿命的,如果夜晚也不休息、日夜兼程,那么终点就会更早到达”。
预防脑卒中,还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管控血压血糖血脂水平、筛查是否有心房颤动及颈动脉狭窄等危险因素。“原来身体很好很壮、原来什么病也没有,血压高点、180-200左右、但没什么感觉、没吃药”有不少患者脑卒中发病后跟医生说病史时这样说,要改变错误观念,要时常测量血压、根据血压数值遵从医嘱服用药物,而不是凭个人感觉。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建立良好生活习惯,预防脑卒中,不等中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