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肺结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时间 :2024-08-26 作者 :李雪 来源: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累及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传染源主要为痰中带菌的肺结核患者,尤其是未经治疗的患者。传染性的大小与痰内细菌量有关,痰涂片检查阳性者属于大量排菌,而痰涂片阴性但痰培养阳性者属于微量排菌。患者在咳嗽、咳痰、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能够产生大量含有结核菌的微滴,直径1至5微米的微滴可以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尤其在空气不流通的室内,这些微滴可悬浮长达5小时,从而增加与患者密切接触者感染的风险。因此,肺结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仅需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还应注重营养摄入和定期检查以增强免疫力并预防复发。

1.注意按医嘱服药,避免耐药性问题

1)适量、规律、全程用药的重要性

肺结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适量、规律、全程的用药。适量意味着药物剂量要足够发挥抗结核效果,又不过量以免引发不良反应。如果药物剂量不足,无法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容易导致结核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如果药物剂量过大,则可能增加药物的副作用。规律用药指的是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生规定的药物种类、剂量和服药次数进行治疗,未经医生允许不得随意更改用药方案。

2)掌握抗结核药物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了解所服用抗结核药物的名称及正确的使用方法。这样做不仅能确保出院后患者能够继续正确服药,还能提高治疗的顺利性。患者应在医生和护士的指导下,熟悉每种药物的服用时间和剂量,避免错误用药。

3)识别和处理抗结核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

抗结核药物可能引发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手脚麻木、关节疼痛、听力或视力异常、发热和皮疹等。患者应了解这些不良反应的表现,并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与主治医生或护士联系,不得擅自停药。

2.注意饮食营养搭配,增强身体免疫力

1)合理摄取蛋白质:蛋白质不仅是修复身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能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有助于对抗结核菌的侵袭。建议患者每天摄入1.5-2.0g/kg的蛋白质,以满足身体的修复需求和抗病能力的提升。饮食中应包括高蛋白的食物,如鱼类、瘦肉、蛋类、豆制品等。此外,还应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和维生素B。维生素C有助于渗出病灶的吸收,而维生素B则能促进食欲。如果患者食欲不佳,建议少量多餐以确保营养摄入。(2合理安排休息与运动增强免疫力

休息可以降低机体的耗氧量,减少呼吸次数和深度,对于症状明显的肺结核患者,特别是有咯血、高热等严重症状或伴有大量胸腔积液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任何体力消耗,确保身体处于静养状态。在康复期患者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后,可以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是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保障,患者应做到劳逸结合,确保身心的全面恢复。

3.注意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复发迹象

1)定期进行胸部检查:肺结核患者在治疗和康复期间,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胸部检查,如胸部X光或CT扫描。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肺部是否有新的病灶出现,或者是否有旧病复发的迹象。早期发现可以让医生迅速调整治疗方案,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2)监测症状变化:除了定期的影像学检查,患者还需要留意自身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持续咳嗽、咯血、胸痛、体重减轻或持续发烧等症状,应该立即就医。这些症状可能是肺结核复发的信号,及早发现并处理可以避免病情加重,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结束语:肺结核的治疗和康复过程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和科学的护理。通过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合理安排饮食、增强身体抵抗力,并定期进行检查,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复发的可能性。科学的居家护理不仅有助于患者顺利康复,还能够提高整体生活质量,避免病情反复和进一步恶化。坚持科学的管理方法,患者能够更好地控制健康状况,迈向全面康复。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