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血液透析的基本过程

时间 :2024-08-20 作者 :时瑞雪 来源:巨野县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也被称为人工肾或洗肾,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它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弥散、对流和吸附等方式,将患者体内的有害物质、代谢废物和过多水分移出体外,从而达到净化血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目的。

建立透析通路:为患者提前建立透析通路,一般为自体内瘘或者深静脉导管置入。

血液引流:通过静脉穿刺(如穿刺内瘘)或直接连接导管,将患者的静脉血液引流出体外。

透析处理:血液经过透析动脉管路进入透析器,在透析器内,通过血液透析滤过膜的弥散、滤过、对流等功能,将血液当中多余的毒素和水分排出体外。

血液回输:将净化的血液通过透析器静脉管路重新回输到患者体内。该循环不停往复,一般每次血液透析时间为四小时,每周需要2-3次治疗。

血液透析的适应症

血液透析不仅适用于慢性肾衰的替代治疗,还广泛应用于不同原因引起的急性肾衰、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外伤、急性坏死性胰腺炎、高钾血症、高钠血症、急性酒精中毒等多种情况。对于减轻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抢救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措施之一

血液透析后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以下是详细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护理要点

血管通路管理

保持清洁:透析结束后,血管通路如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眼处保持清洁,避免感染;如中心静脉导管外包扎敷料保持清洁避免潮湿。

衣着要求:袖口宽松,内瘘侧肢体避免佩戴收拾,平时注意保暖。

避免压迫:不要用力压迫或挤压内瘘处,防止出血或血栓形成,导致内瘘失功。

定期检查:患者应每天检查内瘘的通畅度和震颤情况,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

内瘘护理与锻炼:透析治疗结束24小时后进行内瘘的护理与锻炼,如内瘘的湿热敷护理、喜辽妥护理、木瓜酒护理、内瘘操护理等。

饮食护理

限制水分和电解质摄入:根据透析情况,患者需限制水分和某些电解质的摄入,如钾、磷等,以防止高钾血症、高磷血症或增加患者心荷负担。

控制蛋白质摄入: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避免过量,以减轻肾脏负担。

保持饮食均衡:摄入低盐、低脂、低磷、高维生素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保持血压稳定,定期测量:患者需每天测量血压至少4次(早、中、晚、睡前),并按时服用降压药物。

体温监测:注意患者的体温变化,防止内瘘感染或导管感染等不良反应。

体重监测: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应超过干体重的5%,需每天测量并记录体重。

预防感染:居家注意内瘘侧肢体的清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有助于预防感染。

心理支持,心理疏导,医护人员和家庭成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必要的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治疗和生活。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包括科室诊疗环境的介绍、透析目的、透析方式和过程、注意事项、饮食护理等。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低血压:透析结束后,患者出现低血压症状应积极处理或给予升压药物治疗。患者居家出现头晕、乏力、出汗等低血压症状时,应及时进食或糖水。

出血:对于血管通路出血的患者,应及时给予压迫止血,必要时联系医护人员进行处理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止血情况。

注意事项

遵医嘱

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血液透析和日常护理。

规律透析

血液透析需要定期进行,不能随意中断。

遵循医生制定的透析计划和频率。

避免剧烈运动

透析后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和引起并发症。

合理用药

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不要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肾功能、血常规、电解质等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

居家我管理

患者在居家期间应做好自我管理,包括监测体重、血压、饮食记录等。

学会自行检查血管通路情况,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后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血管通路管理、饮食护理、血压监测、体重监测、预防感染、心理支持等。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建议,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