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血液透析导管的护理:预防感染的关键

时间 :2024-08-16 作者 :高飘 来源: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血液透析,作为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其安全性与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寿命。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血液透析导管(简称透析导管)作为连接患者与透析机的桥梁,其日常护理与预防感染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透析导管的基础知识、感染风险、预防措施及护理要点等方面,深入探讨血液透析导管护理中预防感染的关键。

一、血液透析导管基础知识

血液透析导管主要分为临时性和永久性两种。临时性透析导管多用于急性肾衰竭或等待永久性血管通路成熟期间的患者,通常放置于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内。永久性透析导管(如长期留置的腹膜透析导管)则适用于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等特殊情况的患者。这些导管需定期清洁、更换敷料,并避免感染。

二、血液透析导管感染的风险

血液透析导管感染是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感染不仅会导致发热、寒战、败血症等全身症状,还可能引起导管功能障碍,增加治疗难度和成本。导管感染的主要原因包括:

1. 无菌操作不严格:导管置入、更换敷料、冲洗等操作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2. 皮肤破损:导管出口处皮肤破损、感染或湿疹,为细菌侵入提供了门户。

3. 导管维护不当:如冲洗不彻底、导管堵塞处理不当等。

4. 患者免疫力低下:透析患者本身免疫功能低下,易受细菌侵袭。

三、预防感染的关键措施

1. 加强手卫生

医护人员和患者在接触透析导管及周围皮肤前,必须彻底清洁双手,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以减少手部细菌传播的风险。

2. 严格无菌操作

每次进行导管护理时,如更换敷料、冲洗导管等,均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穿戴一次性手套、口罩和帽子,使用无菌器械和敷料,确保操作环境清洁。

3. 定期观察与评估

每日检查导管出口处皮肤有无红肿、渗液、疼痛等感染迹象,定期评估导管功能是否良好。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4. 合理使用抗生素

对于已发生感染的患者,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避免不必要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防止耐药菌的产生。

· 5. 导管护理技巧的详细说明

· 为了确保导管系统的有效运行和患者的安全,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导管护理技巧。

· 首先,我们要定期对导管进行冲洗。这一步骤的主要目的是保持导管的通畅,防止细菌的滋生。在进行冲洗时,我们可以选择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者肝素盐水。这两种溶液都能有效地清洁导管,维持其良好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冲洗的频率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导管的清洁和通畅。

· 其次,正确更换导管周围的敷料也是非常重要的。敷料的选择应该以透气性好为原则,比如无菌纱布或者透明贴膜。为了保证导管的清洁和干燥,我们需要每周至少更换2-3次敷料。如果发现敷料有污染或者潮湿的情况,应立即进行更换。在更换敷料时,需要沿着导管的走向轻轻揭开旧敷料,避免对导管造成牵拉。

·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避免导管受到压迫。患者在睡眠或者活动时,应特别注意不要让导管受到压迫,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增加感染的风险。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比如使用导管固定装置,确保导管在患者活动时不会受到意外的压迫。

6. 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

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使其了解透析导管的重要性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指导患者正确进行日常护理,如保持导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等。同时,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过程,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四、护理案例分享

某透析中心通过实施上述预防措施,成功降低了血液透析导管感染的发生率。一位长期依赖透析导管维持生命的患者,在接受了系统的导管护理教育后,能够自主进行简单的日常护理,并及时发现并报告了导管出口处的轻微红肿症状。医护人员迅速采取措施,通过局部消毒和更换敷料等措施,有效控制了感染的发展,避免了严重后果的发生。

五、结语

血液透析导管的护理是预防感染、保障透析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通过加强手卫生、严格无菌操作、定期观察与评估、合理使用抗生素、掌握导管护理技巧以及加强患者教育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血液透析导管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透析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服务。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