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警惕“老来瘦”——带您认识老年糖尿病肌少症

时间 :2024-08-13 作者 :田甜 来源: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在老龄化社会日益加剧的今天,“老来瘦”这一传统观念正悄然发生着转变。曾经被视为健康标志的“瘦”,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群体中,却可能隐藏着肌少症的威胁。肌少症,这一与增龄和糖尿病紧密相关的综合征,正逐渐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一、揭秘“老来瘦”背后的隐忧:糖尿病肌少症是什么

老来瘦”并非总是健康的象征,它可能与一种日益受到关注的老年综合征——糖尿病肌少症密切相关。

1.糖尿病肌少症:增龄与疾病的双重打击

糖尿病肌少症,作为一种在老年人群中高发的疾病,是指与增龄相关的骨骼肌质量和肌肉力量或躯体功能的显著下降。这一现象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还加剧了糖尿病的病情进展,形成恶性循环。据研究,中国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肌少症的患病率高达14.8%,这意味着每七位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就有一位可能正遭受肌少症的困扰。

2.肌少症的多重成因

肌少症的发生并非偶然,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器官功能逐渐减退,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导致肌肉合成能力下降,分解加速。其次,老年糖尿病患者常伴随的长期卧床、久坐不动、膳食营养不平衡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降糖药物的使用不当,都会进一步加剧肌少症的发展。此外,糖尿病本身的胰岛素抵抗、慢性炎症反应及血管并发症也是促进肌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二、糖尿病肌少症的危害:不容忽视的生活质量杀手

糖尿病肌少症不仅是一个医学术语,它更是老年人生活质量急剧下降的直接推手。

1.生活能力受限

肌肉是人体活动的基础,肌少症导致的肌肉力量下降和躯体功能减退,直接限制了老年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他们可能因步履蹒跚、行走缓慢而难以完成简单的家务劳动,甚至可能出现站立困难、跌倒骨折等严重后果。这不仅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照护负担,也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幸福感。

2.糖代谢异常加剧

肌肉是糖代谢的主要场所,它能够有效摄取和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然而,在肌少症状态下,肌肉量的减少导致葡萄糖利用能力下降,进而引发血糖升高,加剧了糖尿病的病情。这种恶性循环使得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变得更加困难,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3.营养状态恶化与骨质疏松

肌少症患者往往伴随营养不良,这进一步加剧了肌肉质量的流失。同时,肌少症与骨质疏松症常常相伴出现,被称为“活动障碍综合症”。这不仅增加了老年人跌倒和骨折的风险,还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褥疮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三、科学防治糖尿病肌少症:营养、运动与医疗的综合策略

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策略,我们完全有可能延缓甚至逆转这一疾病进程,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1.营养干预:优质蛋白质与维生素的补充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在保证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摄入,如瘦肉、鱼类、豆制品等。这些蛋白质不仅有助于肌肉的生长和修复,还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血糖控制。此外,维生素D的补充也被认为对改善肌肉力量和功能具有积极作用。老年人每日应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和钙,以促进骨骼健康。

2.运动康复:抗阻训练与有氧运动的结合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抗阻训练是增加肌肉力量的主要手段,包括举哑铃、拉弹力带等。有氧运动则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整体代谢水平,包括慢跑、游泳、骑自行车、快走等,我国传统运动健身方式健身舞、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也是有氧运动。有氧运动中应监测心率的变化,维持运动时的心率在中等强度(极限心率的50%~80%),极限心率=220-年龄。

3.医疗管理:综合治疗与个体化方案

除了营养和运动干预外,医疗管理也是防治糖尿病肌少症的关键。老年患者应积极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代谢指标达标。同时,对于存在肌少症风险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肌肉量和功能的评估,以便及早发现并采取干预措施。此外,医生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以全面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