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ICU内肾衰竭患者的护理技巧大揭秘

时间 :2024-08-13 作者 : 李祉桄 来源: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具有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废物以及毒物等重要作用。而肾衰竭患者的肾脏功能下降,机体正常运行受到影响,存在较大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风险。尤其ICU内的肾衰竭患者,病情较重,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配合,改善预后效果,缓解患者症状,降低死亡风险。那么,如何对肾衰竭患者进行护理呢?下面来告诉你。

一、什么是肾衰竭?

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后期而引起的肾功能下降的一类疾病。可根据病程长短,将肾衰竭分为慢性肾衰竭和急性肾衰竭,前者为病程大于三个月,进展缓慢,肾功能很难恢复;后者为病程短于三个月,病情发展迅速,通过积极治疗后肾功能可恢复。

二、肾衰竭有哪些症状表现?

急性肾衰竭与慢性肾衰竭的症状表现有所不同,具体症状表现如下。

急性肾衰竭一般可出现恶心呕吐、疲乏无力等酸中毒症状,血压降低、面色苍白等休克症状,以及全身抽搐、高热或昏迷表现。慢性肾衰竭常见症状有以下几种:(1)尿量改变,24h排尿量多于2500毫升,或24h尿量少于400毫升,或晚间出现无尿;(2)尿液颜色改变,尿液颜色加深,或出现尿中带血表现;(3)尿液中泡沫增多;(4)皮肤发干、瘙痒;(5)夜尿增多,起夜次数增加;(6)颜面、双下肢以及眼睑水肿。

三、为什么会得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的发生与慢性肾病、糖尿病、恶性高血压,以及遗传性和先天性肾病有关。导致急性肾衰竭的因素有以下几种:(1)肾脏灌注不足,因各种感染、肝功能衰竭、心力衰竭、重度烧伤、脱水、严重失血等,过度使用利尿剂,以及适当应用降压药也可诱发急性肾衰竭;(2)一些阻碍尿液排出体外且可能导致肾损伤的疾病,如膀胱癌、结肠癌、宫颈癌、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肾结石、膀胱神经损伤等疾病;(3)肾动脉狭窄或血栓、酒精,以及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等,与急性肾衰竭的发生有关。

四、如何进行肾衰竭患者护理?

1、病情监测。密切监测肾衰竭患者的病情,记录输入量,严格限制入量,每日补液量应为前一日总出量+500毫升。加强肾功能监测,进行尿比重、尿量、肾功能指标,以及血清电解质含量等指标的监测。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高血钾和酸中毒情况,当血钾水平超过6.5mmol/L时,需要提高警惕,及时进行调整和纠正。

2、生活护理。肾衰竭患者普遍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感染疾病,需要通过日常生活护理,提高免疫力。护理过程中,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病区环境,使患者获得充足的休息,加强病房内的清洁和消毒,预防感染发生。加强患者保暖,预防感冒等疾病。

3、饮食护理。肾衰竭患者还需要注重饮食,以高热量、优质蛋白质、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饮食中需注意控制钠、钾摄入量,避免食用高盐食物,如腌制品、咸菜等,减少水分潴留,预防高血压发生进展;限制高钾食物摄入,避免食用土豆、香蕉等含钾量较高的食物。控制蛋白质摄入,选择优质蛋白,如鱼、禽类,从而减轻肾脏负担。限制高磷食物摄入,如豆制品、奶制品,预防高磷血症发生。合理适当补充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4、皮肤护理。肾衰竭患者肾功能下降,体内毒素和废物无法正常排出体外,大量在体内堆积,容易沉积在皮肤表层,引起皮肤瘙痒等症状。在皮肤护理中,可使用温水清洁皮肤,水温控制在40℃左右,使身体稍微出汗,帮助排毒。注意避免过度抓挠皮肤,以防皮肤受伤而引起感染。ICU肾衰竭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为避免发生褥疮,注意经常帮助患者翻身,改变体位,同时进行适当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肾衰竭是一种进行性疾病,如未能及时治疗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容易导致疾病迅速恶化。因此针对ICU肾衰竭患者,需要加强有效的护理,通过护理减轻患者肾脏负担,控制病情,延缓疾病进展。且肾衰竭患者往往可出现水肿、乏力等症状,生活质量受到影响,通过有效的护理配合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相关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此外,应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整心态,保持心理健康,改善预后效果。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