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一种肺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属于肺实质部的病症。肺癌通常以人体右肺分布居多,上叶多于下叶,从主支气管到细支气管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癌症肿大情况,通常分为周围性肺癌和中央型肺癌两大种类。通常肺癌细胞会通过血行转移、淋巴转移以及直接扩散的方式大面积转移扩散。临床治疗中通常利用全肺切除术进行手术治疗,但由于术后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手术室护理能够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情况。
一、肺癌的主要细胞类型
肺癌通常包括以下四种细胞类型:一是鳞状细胞癌,又被称为鳞癌。是肺癌中常见的细胞类型,约占肺癌患者的百分之五十左右,发病年龄大多在五十岁以上。临床表现为中心型肺癌,癌细胞生长速度相对较慢,病程延续时间较长。一般情况下主要通过淋巴道进行转移,血形转移的情况通常发生在癌变后期。二是小细胞癌,又被称为未分化小细胞癌,此种肺癌类型是恶性程度最为严重的一种,多属于中心型肺癌症状。患病早期难以发现,但非常容易侵犯患者的淋巴管和气管,病程发展速度较快,并对放疗和化疗比较敏感。三是腺癌,此症状女性患者居多,发病年龄相对较小,癌细胞主要来源于患者支气管上皮或支气管腺体,大多属于周围性肺癌。患病初期并没有明显症状,癌细胞生长速度相对较慢,但早期会出现血行转移情况,淋巴转移出现的时期相对较晚。四是大细胞肺癌。此种病症类型相对比较少见,但大部分癌细胞来自于患者的大支气管,在癌症发病早期就会侵入患者的血管和淋巴道。
二、肺癌患者手术室护理注意事项
一是心理护理,患者心理护理是提升手术成功率,缓解患者紧张情绪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实施护理与手术的基本前提,因此,医护人员应全方位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引导患者对肺癌手术树立正确的思想认知,促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充分激发患者生存欲望的同时,助力其机体抗病能力的有效提升。医护人员应引导肺癌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状态,并向其详细讲解手术实施的重要性以及手术前应做好哪些必要护理措施,还需要向患者列举一些典型的康复病例,达到提升患者康复信心的重要作用,促使其消除手术焦虑,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实施手术治疗。
二是肺癌患者的呼吸道护理。针对肺癌患者,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其呼吸道以及口腔的清洁护理工作,利用链毒素口服液或是甲硝唑进行口腔净化,防止发生术后个感染。手术前还应当引导患者通过颈前屈位进行排痰咳嗽训练,从而有效满足术后早期身体恢复需求。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实际病情变化,当发现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应采取感染控制治疗和护理工作,并择期再进行手术治疗。
三是呼吸功能训练。护理人员应指导肺癌患者学习高效的咳嗽方式,需告知患者有效的咳嗽能够预防术后肺部感染。指导患者通过平卧位练习腹式深呼吸,利用坐位练习胸式深呼吸。通过深吸气后,再用腹部发力进行咳嗽,通过胸部振动发出有效的咳嗽声。
四是优化手术室环境。为患者营造舒适、安静的手术环境,能够有效消除肺癌患者的手术焦虑。在手术室的走廊与房间内选用柔和的灯光,并用装饰物进行装饰,从而减轻患者等待过程中的焦虑情绪。手术室护理人员还应当以饱满的热情接待患者,并给予其人性化的关怀。
五是重视麻醉过程。在为患者实施麻醉前,护理人员应简单的向患者讲解麻醉时需要如何配合;在麻醉过程中可以与其交流与病症无关的话题,从而有效减轻患者的不安情绪,促使其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手术治疗;护理人员还应当对手术实施过程中所需的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从而有效确保手术顺利开展。
六是手术过程中注意事项。护理人员应重视对患者隐私的保护工作,与麻醉师和医生相互配合有效调整患者体位;实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当出现异常时及时向医生汇报。
手术室是医院为患者开展手术救治的重要场所,而肺癌手术具有高风险性以及高复杂性特点,患者又极易出现焦虑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为其提供全程优质服务,确保手术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