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长中不免会生病,通过有效的康复护理,能够帮助孩子实现独立自主的生活,帮助身体快速有效的恢复健康,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1.良好的护理对于孩子康复的重要性
孩子身体的抵抗力比较差,很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扰。通过加强护理,可以保证儿童身体健康,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通过合理的饮食管理,规范的个人卫生管理。帮助儿童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保证孩子身体健康。护理工作还包含有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为孩子提供必要的药物治疗措施,帮助孩子快速恢复身体健康。通过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随时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可以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安全感和情感支持。护理人员可以帮助孩子养成积极健康的成长心态,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尤其是特殊情况下,孩子受到了暴力和欺凌,可以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帮助孩子克服自己心里的创伤,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护理在儿童教育当中同样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定期对孩子进行健康检查,为孩子提供必要的营养饮食,让孩子知道卫生常识等有助于为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2.孩子生病如何有效护理?
2.1监测孩子病情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呼吸的频率是不一样的,一般新生儿时期小儿呼吸、脉搏的频率最快,呼吸正常值为40-45次/分,脉搏正常值为120-140次/分;婴儿时期小儿呼吸正常值在30-40次/分,脉搏正常值为110-130次/分;幼儿时期小儿呼吸正常值在25-30次/分,脉搏正常值为100-120次/分;3-6岁属于学龄前期,6-10岁属于学龄期,呼吸正常值在20-25次/分,脉搏正常值在80-100次/分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了呼吸费力的情况,比如张口抬肩、呼吸时无法正常的说话、呻吟点头状呼吸,说明孩子的呼吸比较困难,需要及时就医。
在孩子生病的时候,家长可以通过触摸孩子腕部的血管搏动或者触摸前胸部的心脏跳动,判断孩子的心脏情况,如果孩子在平静状态下心率比较快,比如新生儿大于每分钟160次,婴儿大于每分钟140次,幼儿大于每分钟120次,儿童大于每分钟100次,或者心率比较慢,则要带孩子及时到医院就诊,不然则有可能会导致孩子的生命遭受威胁。
在孩子生病期间还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肢体症状、精神状态以及尿量和体温,比如孩子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嘴唇发紫、四肢末梢发凉、按压之后皮肤粘膜的颜色不能够很快的恢复正常,或者皮肤表面有出血点和出血斑。另外孩子出现异常哭闹、不能安抚、表情淡漠、对外界反应比较差,甚至出现嗜睡、昏迷以及胡言乱语的症状时,也要及时带孩子就诊。另外还要观察孩子的小便和体温,如果尿量明显减少或者无尿,又或者体温小于35℃或者大于40℃的时候,也要尽快到医院就诊。
2.2维持孩子的舒适度
保持室内清洁、舒适、安静、温湿度适中和空气流杨,以保证病儿休息、睡眠好。如果孩子病情较轻或者已经处于恢复期,可让孩子下床适当活动活动,晒晒太阳,以促进早日康复。要经常给孩子擦脸、擦身,保持口、眼、鼻等五官的清洁卫生。而且还应该更换内衣、被褥,衣服也不要穿得太多、太紧。
2.3饮食与营养
孩子在生病期间肠胃功能会比较差,所以一定要注意吃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必要的时候可以给孩子喝一些奶粉,同时可以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能够有效的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及膳食纤维,对于抵抗力的增强是很有帮助的。在生病期间可以多吃一些汤类的东西,多喝汤能够有效的补充体内的水分,促进新陈代谢,可以使炎症排出体外,不要吃一些上火的东西,上火的食物容易导致病情加重,不利于恢复。生病的孩子会感觉口淡,所以特别想吃一些甜食或者口味重的东西,这样是不可以的,最好给还在吃一些口味比较淡的食品,牛奶和酸奶能够有效的调理肠胃,增加食欲。孩子不同类型的疾病,饮食禁忌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吃东西的时候最好结合一下孩子的病情来选择合适的食物。
结语:
护理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也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因此提高孩子护理水平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