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多动≠多动症 怎样分辨孩子是不是“多动症”

时间 :2024-08-05 作者 :巫娟 来源:来宾市妇幼保健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小孩子天性活泼好动,但是家长在认知不足的情况下总是容易产生错误判断,认为孩子多动是不是有多动症?或者是孩子表现已经出现多动症情况但是还是认为孩子只是天性好动,导致错失救治良机?那么怎么正确分辨孩子是不是“多动症”呢?

1.了解多动与多动症的定义

1.1多动的定义

多动行为,本身也属于一种问题行为之一,指的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安静不下来,活动的次数超出了正常儿童的活泼范围,比较明显的是会出现冲动型倾向的行为。这一类多动的孩子在生活中难以安静下来,总是异常的兴奋并且容易打扰到其他人。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并且难以遵守规则。多动的孩子不管是学习还是日常行为活动都喜欢东张西望、爱讲话、不停地做小动作,吃饭的时候动作比较慢,喜欢一边吃一边玩,睡觉的时候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游戏时间更是精力旺盛。

1.2多动症的定义

多动症属于行为障碍疾病之一,也被称为是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孩子注意力分散、情绪不稳定、冲动任性、多动症等。多动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注意力分散型、多动冲动型、综合型。想要分辨孩子是否有多动症行为,可以观察孩子的注意力是否有持续性和稳定性,如果出现注意力转移或者是注意力广度有问题,多动行为、行为冲动并且活动较多,那多半属于多动症。

2.多动和多动症的主要区别

2.1行为表现的差异

多动的孩子虽然也有注意力不集中地情况,但是非系统性。对于日常事物无法持续专注,但是对于感兴趣的事情可以做到专心致志。

多动症的孩子对于感兴趣的事情也做不到持续关注,该行为会长期且显著影响生活。

2.2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多动孩子一般对学习和社交的影响较小,虽然表现散漫,会在上课做小动作,甚至是吵架、打架,但是意识到必须要控制自己的时候,可以控制得住,需要做出快速、转换动作的时候也能够控制自如。

多动症的孩子对学习、社交和情感的广泛影响,无法自主的控制自己的行为和动作,在进行转换、反复和快速动作的时候多动症孩子表现得更加笨拙。

3.识别孩子多动症的关键指标

3.1注意力缺失

多动症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具体表现为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换到另一种活动当中,做事情一直有始无终,经常会半途而废。比如在打开电视之后,三分钟不到,又去玩玩具去了。

3.2冲动控制

情绪不稳定,很容易被惹怒,爱冲动,表现为任性、好发脾气,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做出行为之前不会考虑后果,在事后也不会吸取教训。

3.3多动行为

多动症孩子的活动非常多,属于过多、过度不安静的那种,在日常生活中会不断地做出小动作,会严重影响生活和课堂秩序。具体表现为喜欢狂奔、乱跑、惹是生非、引起别人注意,并且很喜欢玩危险的游戏。

3.4其他共同症状

多动症孩子还会出现心理上的改变,因为性格比较倔强且情绪不稳定,生活中有比较容易动作懒散、爱管闲事、兴奋不安、感情脆弱,因此情感上容易哭、容易笑,还会表现为自卑和逆反,后期甚至会有犯罪和自杀的行为。

并且该病还会影响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造成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具体表现为:精细活动不够灵活、共济活动不能协调、动作比较笨拙、不能走直线、难以闭目难立、指鼻试验检测阳性。几乎大部分的多动症孩子都会有运动、视觉、空间位置等感觉障碍。

4.多动症孩子的行为教育

4.1鼓励和引导

要鼓励孩子积极探索,尝试使用赞赏性、夸奖性的语言和表情来鼓励孩子进行生活事物的探索行为,保护好孩子表现出来的浓厚兴趣和热情,带领孩子一起来善于动手、敢于想象。为孩子提供参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进行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家长最好和孩子一起运动,既能够帮助孩子强身健体,也能够促进孩子大脑发育,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要注意给孩子提供安全教育,提醒孩子在游戏中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并不要打扰其他人。

4.2训练和纠正

要给多动症孩子提供有目的性的训练和纠正。可以采用滑滑板、走平衡木的方式训练孩子的平衡力,帮忙抑制分心。一些跑、跳、钻、爬的游戏也会让孩子得到适度的锻炼。可以让孩子穿珠子、夹玻璃珠的游戏,也可以跟孩子一起讲故事、看书、下棋等。

总结:

多动和多动症区别较多,家长要首先不要多度紧张,要多给孩子陪伴和耐心,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加强注意力训练,必要时一定要寻求专业治疗。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