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产痛就像“十根肋骨同时折断一样的疼痛”、“这辈子最疼的时候”、“无法忍受”,长期以来人们把这种剧烈的痛苦过程视为不可避免的正常过程。
产痛是怎么产生的?
产痛是外周和中枢机制的综合动态过程,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所体验的疼痛程度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心理准备、情感支持、经验支持、分娩的期望和缩宫素等。
在第一产程,疼痛刺激主要来源于子宫。宫缩可以导致子宫平滑肌缺血,产生组胺、5-羟色胺和缓激肽等物质。另外,子宫下段和子宫颈的伸展延长可以刺激机械性刺激感受器。这些有害刺激经由子宫颈部及下腹部的神经丛进入腰部交感丛,进而传至T10-12和L1节段。临产妇将这种疼痛描述为钝痛并且往往定位不良。随着第二产程的到来和会阴部的牵拉,躯干传入神经纤维通过会阴神经将冲动传导至S2-4水平,从而引起产痛。
有必要进行分娩镇痛吗?
在医学疼痛指数中,产痛仅次于烧灼伤痛,位居第二。产痛可导致产妇情绪紧张、焦虑、进食减少;也可致产妇过度通气、耗氧量增加,引起胎儿低氧血症和酸中毒;还可导致产妇儿茶酚胺释放增加、抑制子宫收缩、产程延长、子宫动脉收缩性胎儿窘追等。焦虑和疼痛引起的各种应激反应对母婴均不利,因此,从提高围产医学质量而言,分娩镇痛势在必行。
目前国内外开展分娩镇痛情况如何?
西方发达国家的分娩镇痛率高达85%,而我国平均分娩镇痛率约为30%。与欧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2018年和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多部委先后下发了《关于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分娩镇痛试点医院名单的通知》,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分娩镇痛,提升分娩镇痛的覆盖范围,并确定了第一批912家分娩镇痛试点医院。随后又发布了分娩镇痛技术操作规范和分娩镇痛技术管理规范,至此我国迎来了分娩镇痛的快速发展时期。2020年,912家分娩镇痛试点医院椎管内分娩镇痛率明显上升,从2017年的27.52%提高到2020年的53.21%。
常用的椎管内分娩镇痛方法有哪些?
理想的分娩镇痛应具备:能确切完善地解除产妇疼痛;能满足整个产程镇痛的要求;不影响宫缩和产妇的行走;对母婴健康无影响;产妇能清醒配合分娩过程;有异常情况可满足手术麻醉的需要。
椎管内分娩镇痛是常用的分娩镇痛方法。包括:连续硬膜外镇痛、腰硬联合镇痛、连续蛛网膜下腔镇痛。通过在孕妇背部穿刺(硬膜外或蛛网膜下腔)放置一根细软的导管,导管的一端接上镇痛泵,镇痛泵内的局部麻醉药或者镇痛药持续注入硬膜外或蛛网膜下腔,起到镇痛的作用,可有效缓解产妇的产痛。其中,硬膜外镇痛具有临床镇痛效果确切、便于调控、对母婴影响小、产妇清醒能主动配合、满意度高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分娩镇痛方法之一,并且当分娩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需实施紧急剖宫产时,可直接用于剖宫产麻醉,是分娩镇痛的首选方法。
何时开始分娩镇痛?
目前,已有大量临床研究及荟萃分析表明,潜伏期开始椎管内镇痛并不增加剖宫产率,也不延长第一产程。因此,不再以产妇宫口大小作为分娩镇痛开始的时机,如产妇有分娩镇痛的意愿,可以与医生沟通,经产科医生和麻醉医生评估,排除分娩镇痛禁忌后,进入产房后只要有镇痛需求即可实施。
妊娠期高血压适合分娩镇痛吗?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严重的妊娠并发症之一,患者在妊娠期出现高血压、蛋白尿等临床症状,分娩结束后消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分娩镇痛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妇应激反应,还可以增加子宫及胎盘的血供,减少胎儿宫内缺氧的风险。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运动阻滞轻,血流动力学平稳,较少影响产妇的子宫收缩,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合并妊娠高血压病产妇的分娩镇痛。
无痛分娩有哪些注意事项?
产妇进入产房后,避免吃固体食物,可以喝高能量无渣饮料,以避免紧急情况实施全身麻醉手术中发生反流误吸。
分娩镇痛期间,避免摩擦背部,以防背部导管脱出。
分娩镇痛期间,如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或者助产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