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在家中发生脑血管意外患者,除应及时送医院诊治外,家庭护理也是治疗和预防的重要环节,切不可忽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及作息不规律,成年人患“三高”(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比率逐年增加且日趋年轻化。关注自己的身体,定时体检,对于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使疾病对身体的伤害降低到最低的程度。如果不幸碰到中风后遗症的家人,如何居家护理使患者更好的恢复,你知道吗?下面就来看一下中风的家庭护理需要注意的几个细节。
一、中风的定义和分类
中风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和坏死的一种疾病。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中风可以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缺血性中风主要是由于血管阻塞引起的,而出血性中风则是由于血管破裂引起的。
中风的常见症状包括头晕、头痛、意识模糊、运动不协调等。此外,中风患者还可能出现偏瘫、言语障碍、认知功能下降等并发症。
二、脑中风患者居家护理的主要内容
(一)注重运动康复训练
脑中风患者的康复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其中运动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改善运动功能。同时,适当的运动还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活动可从大关节活动到小关节,早期进行被动活动,可以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按摩的时候应该注意手法,避免过强刺激引起肌肉痉挛。方法是一只手握住患者关节的近端,另一只手握住患者的肢体远端,慢慢移动关节,直到关节最大活动或引起疼痛。每天3~4次,每次从短到长。当瘫痪的肢体肌肉力量恢复时,可以指导主动运动,并配合医生药物治疗、按摩、针灸、理疗,促进患肢血液循环。
然而,在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避免过度劳累或受伤。
(2)逐渐增加运动量,不要一下子就加大强度,以免造成身体负担过重。
(3)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措施,防止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4)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家人和朋友一起参与康复活动,增强社交支持。
(二)心理支持
心理支持是脑中风患者居家护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患者和家属应共同努力,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1)情感支持
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的情感支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关心和安慰。通过陪伴、交流等方式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2)心理疏导
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家属应耐心倾听其诉说,理解其感受。通过解释、引导等方式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和康复过程;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释放内心的压力。
(3)社交支持
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如参加社区康复小组、与病友交流等。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增强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信心;同时,也能为患者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
(三)病情监测
病情监测是脑中风患者居家护理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定期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和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效果。
(1)生命体征监测
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指标,了解其身体状况的变化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
(2)症状观察
注意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如出现新的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
(四)饮食护理
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为原则。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饮食,如控制糖分、盐分和脂肪的摄入量。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可采用鼻饲或流质饮食等方式进行营养支持。
在脑中风患者的居家护理之旅中,家属的陪伴与支持,如同温暖的阳光穿透云层,照亮了患者康复的道路。愿每一位脑中风患者都能在爱的呵护下,重拾生活的美好,绽放生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