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中药膏方制备,贮存及服用方法探讨

时间 :2024-07-31 作者 :何芳 来源:安庆一一六医院中医科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中药膏方本质上,就是通过草药的配方、煎煮制备而成,具有独特的药效应用特点。本文将深入科普中药膏方的制备方法、贮存技巧以及内服的要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了解和应用中药膏方

1. 中药膏方的制备方法

中药膏方的草药选择直接关系着其疗效的有效性,一般按照病情需要选择草药,合理配比方能达到最佳效果。以生活中,我们比较常见的,治疗皮肤湿疹的相关中药膏方为例,在选择草药时,则要选用黄柏、连翘、地榆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痒作用的药材然后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每味药的比例,通常情况下,中医师会按照经验及患者病情辨证施治以此配比黄柏、连翘、地榆各等分煎煮过程则要以充分释放药效并保持成方质量稳定为基本原则,通常是以药材总重量的5-10倍水量为宜,将药材放入水中,先用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这时需煎煮1-2小时,直至药液浓缩至原水量的1/3左右。需要注意的是,文火煎煮期间,必须全程关注火候控制,避免药液过度沸腾或水分挥发过快,影响药效成分的稳定性熬制完成后,则要进行适当的处理,以确保其质量安全性这一阶段,要先将煎煮好的药液用纱布或滤网过滤,去除药渣,得到清澈的药液药液过滤后等待其自然冷却至室温,避免药液因过热而变质将药液装入干净、密封的容器中,标明药名、用法、制备日期等信息,存放于阴凉干燥处以此完成中药膏方的制备

2. 中药膏方的贮存方法

中药膏方的贮存环境选择对其质量药效会产生直接影响,正常情况下,制备好的中药膏方的存放温度5-25摄氏度之间,湿度控制在50%-70%之间,远离任何高温、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选择合适的容器有效保障中药膏方的安全性有效性比如选用反应的玻璃瓶,密封性完好,以防空气、湿气细菌的侵入使用容器,要放置在阴凉处,或使用不透光的包装材料遮光存放在此基础上,确定中药膏方的保质期,并进行定期检验评估,避免药性受损;大多中药膏方保质期6个月至1年,具体还是要根据药材性质、煎煮技术贮存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定期检查药液的外观、气味、药效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以此确保中药膏方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不会受到影响

3. 中药膏方的内服应用与特点

内服中药膏方谨遵医嘱,明确服用剂量、频次、时间;一般而言,服用剂量通常由中医师结合患者病情体质综合评估而定;服药频次则是根据药物性质和患者病情轻重程度多为每日2-3次,具体需患者按照医嘱明确特定服药频次。服药时间上,中药膏方一般在饭前或饭后30分钟服用不可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以免相互影响。

需要注意内服中药膏方时,应避免与西药或其他中药同时使用,谨防出现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针对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定人群,必须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剂量使用方法。患者不可超量服用,以免引起药物中毒或其他不良反应。部分对某些药材过敏人群,使用前应注意过敏史,服用后有过敏的也要立即停止服用,并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援助

中药膏方的药效作用因具体药材组合而有所差异,常见的作用清热解毒类的中药膏方,适用于热病或毒邪作病的情况,如感冒发热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膏方,适用于血液循环不畅或有血瘀者,如瘀血性疾病润燥止痒功效的中药膏方,适用于燥热引起的皮肤病变,如湿疹、荨麻疹等补气养血的中药膏方,则适用于气血两虚的情况,如贫血、体虚等。

总体来说,中药膏方的制备、贮存和服用方法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还是相对较多的特别是内服中药膏方临床使用时我们必须谨遵医嘱行事才能取得最佳疗效并保证自身的安全性。希望通过本文,广大读者对中药膏方相关基础医学知识能有正确客观的认识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