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健康的征途中,急性脑卒中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威胁着无数生命的安宁与家庭的幸福。它以其迅猛的发作、复杂的病理和严重的后果,成为了现代医学亟待攻克的一大难题。然而,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较量中,我们并非束手无策。
一、认识急性脑卒中及其严重性
1.什么是急性脑卒中?
急性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被血栓阻塞,导致血液无法供应到脑组织,引发缺氧坏死;而出血性脑卒中则是由于脑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脑组织间隙或蛛网膜下腔。无论是哪种类型,脑卒中都会迅速导致脑组织损伤,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2.脑卒中的严重性
脑卒中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导致成年人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每6秒钟就有1人因脑卒中而死亡,且首次发病患者中存活率虽高达70%,但其中又有70%的患者会留下不同程度的残疾。因此,急性脑卒中的及时救治至关重要,每分每秒都可能决定患者的未来生活质量。
二、黄金时间内的识别与急救
1.快速识别脑卒中的症状
急性脑卒中的症状往往突然出现,且进展迅速。为了快速识别脑卒中,公众应牢记“中风120”和“BEFAST”口诀:
中风120口诀:
“1”代表看一张脸,是否出现不对称、口角歪斜;
“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0”代表聆听语言,是否言语不清。
BEFAST口诀:
B(Balance)平衡能力是否丧失;
E(Eyes)视力是否突然变化;
F(Face)面部是否不对称;
A(Arms)手臂是否突然无力或麻木;
S(Speech)说话是否口齿不清;
T(Time)抓紧时间,立即拨打120。
2.黄金时间内的急救措施
急性脑卒中的黄金抢救时间通常为发病后的3~4.5小时,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在这段时间内进行溶栓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脑组织损伤。因此,一旦发现疑似脑卒中的症状,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详细描述患者的症状、发病时间以及当前位置,以便救援人员迅速到达并提供专业救治。
保持患者平卧位:让患者平躺,头部略向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垫高枕头或弯曲头部。
松开衣物:确保患者衣物宽松,特别是领口和袖口,以防影响呼吸。
不要喂食或饮水:脑卒中患者可能出现吞咽障碍,喂食或饮水可能导致窒息。
避免随意用药:非专业人员切勿随意给患者服用药物,以免加重病情或产生不良反应。
三、入院后的专业护理与康复治疗
1.入院后的紧急处理
患者到达医院后,将立即进入卒中急救绿色通道,接受一系列紧急检查和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溶栓治疗或取栓手术。溶栓治疗是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溶解阻塞脑血管的血栓,恢复脑血流;而取栓手术则是通过导管技术,直接到达血栓部位,使用取栓装置将血栓取出。
2.专业护理与病情监测
在急救过程中及后续治疗中,医护人员将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3.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脑卒中后的康复治疗是一个漫长而关键的过程,它不仅有助于患者恢复身体功能,还能提高生活质量。康复治疗应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尽早开始,最佳时间是在发病后3个月以内。康复治疗包括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语言疗法等多种手段,旨在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语言功能等。
物理疗法:通过运动训练,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平衡和协调能力。
作业疗法:针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训练,如穿衣、进食、洗漱等,以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语言疗法:针对语言障碍患者进行专门的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语言交流能力。
此外,家属的支持与配合也是康复治疗成功的关键。家属应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