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有患者拿着血型报告单问:“医生,这报告单上写的A+是什么意思啊,为什么我老婆的血型是B-啊?是不是我的血比她的好啊”可能在患者看来,报告单上的A+就像学生考试得到的最高分A+一样,想当然的认为自己的血是最好的。其实不是我们所认为的这样,我们报告单上的A+代表了两种血型系统的标注:A/B代表的是ABO血型系统的A型血和B型血,“+/-”分别代表的是Rh血型系统中的RhD阳性(+)血或RhD阴性(-)血。其实血型不分好坏,它就像是一张血液的“身份证”,蕴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血液奥秘。
1、血型知多少?
(1)血型与抗原
所谓血型,通俗点说就是红细胞表面长了什么抗原就决定了你是什么血型。就比如红细胞表面长了A抗原,就是A型血,红细胞表面长了B抗原,就是B型血,红细胞表面什么抗原都没长就是O型血,红细胞表面既长了A抗原又长了B抗原那就是AB型血。所谓稀有血型红细胞表面长了我们一般人没有的抗原或者缺少了某种抗原。就好比我们大众所熟知的一种稀有血型—“熊猫血”,他就是因为红细胞表面缺少一种叫D抗原的物质。
(2)血型系统交叉
血型系统是可以互相交叉的,例如,凡是人体红细胞表面上长了D抗原的称为Rh阳性血,反之为阴性。这样就使ABO血型的人又整体被一分为二地划分为Rh阳性血和Rh阴性血两种。
2、“熊猫血”那些鲜为人知的事
(1)到底何为“熊猫血”?
“熊猫血”是指Rh阴性血,因为这种血型极其稀少,所以被大众称为“熊猫血”。目前,人类已发现的红细胞血型系统有三十多种,ABO和Rh血型是与人类输血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血型系统。当一个人的红细胞上存在一种D血型物质(抗原)时,则称为Rh阳性血,用Rh(+)表示;当缺乏D抗原时即为Rh阴性血,用Rh(-)表示。
(1)除了稀有的“熊猫血”还有罕见的“黄金血”
这种血型的红细胞膜上缺少了与Rh相关的所有抗原,同时存在所有抗原对应的抗体。也就是说,除同血型以外的任何ABO+Rh阳性/阴性血型,都不能给Rh-null血型输血,因为这些血型统统都会引发Rh-null的免疫反应,造成输血事故。但Rh-null血型是可以给任何ABO+Rh血型输血的,因此Rh-null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万能献血者。
(2)稀有的“熊猫血”会遗传吗?
“熊猫血”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属于隐性遗传。假设我们以字母D代表Rh阳性基因,d代表Rh阴性基因。那么Rh阳性血的可以是DD和Dd组成,Rh阴性血只能dd组成。
(3)“熊猫血”到底特殊在哪里?
特殊一:Rh阴性血不能输入Rh阳性血的血液,因为Rh阳性血中的D抗原,会刺激Rh阴性血产生抗-D抗体,当产生抗体后,再次输入阳性血,就会发生溶血性反应。
特殊二:“熊猫血”孕妇:如果Rh阴性血的孕妇怀了Rh阳性血的胎儿,当孩子的脐血接触到母亲时,就会刺激母亲产生针对Rh抗原的抗体。当怀二胎的时候,这个抗体就会破坏胎儿的红细胞,引发新生儿溶血病。
(4)“熊猫血”如此稀有如果遇到大出血或需要紧急输血怎么办?
因病情危重、急需输血而ABO同型Rh阴性血缺乏时,应以抢救生命为首要原则,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启动紧急输血预案,即:对于无抗-D抗体,男性或无生育需求的女性可以输注ABO同型的Rh阳性红细胞。这不仅符合免疫血液学理论,也有充分的输血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对于患者是安全的。若输血者产生抗体,以后只能输注Rh阴性血。若患者为有生育能力的女性,虽未检测出抗-D,但应输Rh阴性血。
(5)就算输的不是熊猫血也并不一定会产生抗D抗体
据科学研究表明,部分Rh阴性的人接受Rh阳性血输注后,不一定会产生抗D抗体,这与受血者免疫状态、输入血液制品的种类、红细胞的量以及其他未知因素有关。相关研究还提示,在接受Rh阳性血输注的Rh阴性患者中,严重外伤等重症患者由于免疫反应水平降低,产生抗体的机率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