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浅谈幽门螺杆菌那些事.

时间 :2024-07-25 作者 :高利军 来源: 费县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在全球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约有44亿,平均感染率为62.8%。中国疾控中心在202363日发布的《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指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幽门螺杆菌总体感染率近50%,各个地区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水平差异的影响,不同人群感染率在35.4%~66.4%之间。那么到底什么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呢,如何知道是否已经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以后怎么办以及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问题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做简单的介绍。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目前已知的能够在胃内长期生存的唯一致病微生物种类。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幽门螺杆菌形态上呈弯曲螺旋状,带有2~6根鞭毛,寄居在胃上皮细胞表面,黏附于胃上皮小凹内和黏液层中,也可以侵入到细胞间隙中。

如何判断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口臭的原因有很多,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其中的一个常见原因。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在胃内产生的氨以及挥发性硫化物会从胃内反流入口腔,出现顽固性口臭。另外除了口臭有些常见的上消化道症状,如慢性中上腹的隐痛、腹胀、嗳气、早饱(一吃就饱)等情况,也提示你可能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目前最常用的无创幽门螺杆菌检测手段是C13C14尿素呼气试验,相较于血清抗体检测、粪便抗原检测等更加方便、快捷、准确。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怎么办

成人如果经检测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一般需要做14天的根除治疗,特别是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人群。另外常见的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等的患者以及相对少见的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患者都需要把幽门螺杆菌斩草除根。如果不做根除治疗,成人幽门螺杆菌感染很难自愈或自发清除,因此感染者始终是潜在传染源,具有持续传播的可能性。

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并不是都要做根除治疗。需要医生根据患儿实际情况综合判断风险与受益。对于没有特殊疾病或无症状的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一般不做根除治疗,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方面是儿童容易对各种药物发生不良反应,可以选择的抗生素种类非常有限,再有根除治疗周期长,儿童依从性差,根除失败后容易产生耐药,最后10%左右的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会自发清除。

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家庭成员由于共同生活以及国人传统用餐习惯的原因,家庭成员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日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2021年公布的《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2021年)》中,就特别提到了家庭防幽门螺杆菌感染预防的重要性。共用餐具、相互夹菜、咀嚼食物喂食、湿吻等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者唾液的情况都是常见的传播途径,家庭成员间内传播成为最重要的感染方式。

由于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口、粪-口和水源途径传播,根据幽门螺杆菌经口途径传播的特点,我们可以做一些对应的预防措施,平时养成以下习惯,可以减少或避免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饭前便后洗手,碗筷高温或紫外线消毒,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

牛奶、蔬菜、生肉、水等都有可能被幽门螺杆菌污染,因此新鲜果蔬洗干净后再食用,饮用干净的水,井水、生水等煮沸后再饮用,避免食用生肉。

家庭成员内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食用健康安全的食物,避免咀嚼喂养婴幼儿等都是重要的预防措施。外出聚餐时,使用公筷、公勺,也可有效降低交叉感染的可能。

科学运动,合理膳食,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应对感染的免疫力。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