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MSU)沉积在关节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中尿酸生成过多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除关节损伤外,痛风患者还可伴发肾脏病变、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急性发作期:典型痛风常于夜间发作,起病急骤,疼痛进行性加剧,12小时左右达到高峰,疼痛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难以忍受。受累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红肿,皮温升高,触痛明显。发作间歇期:急性关节炎发作缓解后一般无明显后遗症状,偶有炎症区皮肤色素沉着。二次发作的间隔时间无定时,随着病情的进展,发作频率逐渐增加,发作持续时间延长,无症状的间隙期缩短,甚至部分患者发作后症状不能完全缓解,关节肿痛持续存在。慢性痛风石病变期:皮下痛风石和慢性痛风石关节炎是长期尿酸显著升高未受控制的结果,两者经常同时存在。皮下痛风石常见的发生部位为耳郭、反复发作关节的周围以及鹰嘴、跟腱、髌骨滑囊等处,外观为皮下隆起的大小不一的黄白色赘生物,破溃后排出白色粉状或糊状物,不易愈合。
夏季注意事项:
1.注意忌口:如海鲜产品,尤其是一些贝壳类和小龙虾等。此类属于高嘌呤食物,如果痛风患者大量摄入的话,就会导致尿酸在短期内快速上升,从而诱发痛风的发作。在进入夏季之后,大部分人会选择喝啤酒,但其影响尿酸的排泄,会使痛风复发。
2.多吃低嘌呤食物,如水果、白菜、胡萝卜等黄、绿色蔬菜,大部分蔬菜当中的嘌呤以及糖分物质非常低,食用之后不会导致患者出现尿酸过高的情况。
3.适当多饮水。养成多喝水的习惯,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每天的饮水量最好控制在2L以上,以便促进尿酸排出。
4.合理规划运动。急性期应当避免运动,注意卧床休息。症状控制后,可从轻量运动开始,逐渐恢复运动,但仍应避免剧烈运动,可以选择太极、慢跑等方式。
5.控制体重。通过改变饮食结构、均衡饮食,以及适度运动保持合适的体重。
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
1、药膳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建议下,使用药膳来对自身的病情进行控制治疗,比较常用的应对痛风性关节炎有效的药膳主要包括土茯苓粥、百合薏米粥、木瓜粥、枸杞子粥、防风薏米粥、白介山莲子山药糕、鲜茅根饮、土牛膝鱼针茶等等,不同药膳具有不同的功效作用,但是都可以达到控制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
2、西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在患病之后可以合理使用一些降低血尿酸功效的西药来治疗疾病,在应对这类药物的同时还可以使用小剂量的秋水仙碱来进行维持治疗。
3、中医辨证施治。中医认为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主要是以发作期指标、缓解期治本为治疗原则,而针对不同类型的痛风性关节炎,中医所使用的治疗方案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的,但是中医中药所获得的疗效也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4、饮食调控。患者个人的饮食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来说十分重要,因为饮食是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因素之一,患者在患病之后可以通过饮食的方式来控制外源性嘌呤的摄入,同时还可以有效减少尿酸的来源以及促进尿酸的排泄,达到逐渐改善体内嘌呤代谢,积极防治并发症发生发展的效果。
总之,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我们可以通过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来预防和治疗。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定期检查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