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中医如何处理情志病

时间 :2024-07-15 作者 :董震阳 来源: 辛集市新垒头中心卫生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内耗”成为了当前很多年轻人存在的通病,有些人认为“内耗”只是自己想不开、矫情。但其实如果长期处于内耗的状态会严重损害我们的心理健康,普遍人们会出现孤独自闭、难以入睡、食欲下降等各种疾病症状,降低日常生活质量,这些其实都是“情志病”的表现。中医将机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的不同情绪反应称之为情志,“情志病”是指与情志刺激相关的疾病,患者普遍会有情绪异常的表现。那么你知道中医会如何处理“情志病”吗?

一、为什么会有“情志病”?

中医认为“情志病”的发生根源在于脏腑功能失调。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内包含着5种不同的情志,心为情志之主,主喜,肝为本主怒,脾为枢主思,肾为根主恐,肺为节主忧。当我们的五脏功能正常时,5种情绪可以自由调节,不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但是当其中一种脏器或者多个脏器同时出现受损虚弱问题时,情志便无法自由掌控,会出现某一种情志过于突出的现象,继而影响整体脏器功能的运作。如我们突然受到惊吓后会有心神不宁的表现,这是由于恐克喜,给心脏造成了伤害引起的。因此在治疗“情志病”时一定要注意对脏腑功能进行调节,从根本上消除情志失调的问题。

二、得了“情志病”中医怎么办?

1.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情志病”坚持辨证施治的原则,会根据不同患者的症状表现以及体质选择相应的药方。如经常无来由哭泣、不思饮食、心烦的患者可以服用甘麦大枣汤,具有养心安神以及补脾和中的效果。伤寒汗吐下后身体虚弱,烦躁失眠,心中懊恼情绪严重的患者可以服用栀子豉汤。经常感觉心中烦闷的患者可以口服逍遥丸或者服用柴胡疏肝散,可以改善肝郁脾虚以及脾失健运症状,对肝脏以及脾脏功能进行调和。更年期女性情志失调问题突出,受到了体内激素变化的影响,可以服用二仙汤,可以改善肾脏功能,温补肾阳肾精。

2.食疗

食疗在中医治疗“情志病”时发挥着重要作用,患者也更加容易接受,主要是让患者吃一些能够稳定情绪、缓解压力焦虑的食物。如黄花菜在中医中被称之为“忘忧草”,多吃黄花菜可以让人们忘记忧伤,保持良好心态,患者可以选择炒、煲汤、凉拌等不同的烹饪方式。

3.定期运动

多晒太阳、定期进行户外运动可以让人保持心情愉悦,使患者始终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从而改善患者存在的情绪问题。八段锦是中医提出的一种养生运动,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不仅可以让我们的肢体关节得到锻炼,同时也能够改善脾胃功能,调节情绪以及睡眠状态,适合“情志病”患者群体。

4.情志相胜法

情志相胜法是中医对患者实施心理治疗的常用方法,利用五志起情间的制约关系,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情绪疏导手段帮助患者调节情绪,改善不良情绪状态,达到提升“情志病”治疗效果的目的。对日常忧愁且意识消沉的患者可以实施积极暗示,多鼓励患者、肯定患者,促使患者生发喜悦情绪,即喜胜悲。容易急躁生气的患者可以向患者讲述悲剧故事或者营造一种悲伤氛围,使患者逐渐平复心态,即悲胜怒。但要注意悲伤同样属于负面情绪,不能过度渲染或者长久使用各种方法。同样可以利用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等理论对具有不同症状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中医在对“情志病”进行治疗时同样会选择移情法、针刺法、拔罐、推拿等不同方式,有助于对体内气机进行调节,促使脏腑功能恢复到相对平衡的状态。“情志病”在现代社会发病率高,有些时候可能会悄悄找上门,我们发现自己有“情志病”表现时不能自己“内耗”,一定要及时接受规范治疗和干预,避免“情志病”持续加重,保护身心健康。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