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每个人都能看懂的血常规检查

时间 :2024-07-15 作者 :孔芹 来源:山东省五莲县街头镇中心卫生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说到血常规,大家一定很熟悉,无论是日常的体检,还是当我们遭遇如感冒、发热等轻微病症,亦或是面临更为复杂的疾病时,血常规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当医生递给我们那张满满一页的血常规报告时,面对其中各种复杂的指标,患者往往感到一头雾水。这些数字、比例和百分比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医学意义?它们又是如何反映出我们身体内部的变化与状况的?

要解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血常规检查的基本原理。简单来说,血常规是通过检测血液中各种细胞的数量、形态和比例,来评估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这些指标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每一种细胞都承载着特定的生理功能和临床意义。检测结果通过仪器进行自动分析和判读,智能分析数值是否位于预先设定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之内。当某项指标的测定数值高于其正常参考值范围时,标注“↑”;如果某项指标的测定数值低于正常参考值范围时,标注“↓”;如果某项指标的测定数值恰好位于正常参考值范围内,则不会显示任何箭头

1白细胞:守护健康的“免疫战士”

白细胞被誉为免疫系统的“主力军”,时刻守护着我们的身体,以防外来病原体的入侵。无论是细菌、病毒还是其他微生物,一旦它们试图侵入我们的体内,白细胞便会迅速作出反应,展开一场激烈的战斗。在这场战斗中,白细胞通过吞噬、杀死病原体,以及释放化学物质等多种方式,确保身体免受侵害。当白细胞数量降低时,意味着免疫系统可能受到了某种程度的抑制,在病毒性感染中尤为常见;相反,当白细胞数量升高时,表示身体正在与细菌感染进行一场激烈的斗争。在这种情况下,白细胞的数量会迅速增加,以应对不断增多的病原体。

2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感染类型的“侦查兵”

在人体免疫系统的庞大军队中,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无疑是两位不可或缺的“隐形侦探”,在日常巡逻中维护着身体的健康,更在感染来袭时,通过其独特的比例变化,揭示感染类型的秘密。中性粒细胞是身体的第一道防线,随时准备应对细菌等微生物的入侵,当数量升高时意味着身体正在与细菌感染进行一场激烈的战斗。然而,当感染源并非细菌而是病毒时,淋巴细胞则成为主要侦查兵,能够识别并攻击病毒,同时刺激身体产生抗体。因此,当淋巴细胞的数量升高时,意味着身体正在与病毒感染进行斗争。

3红细胞与血红蛋白:贫血的“预警器”

血红蛋白作为红细胞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蛋白质,负责将氧气从肺部运送到身体的各个角落,以确保每个细胞都能得到足够的氧气来维持其正常功能。然而,当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数量低于正常范围时,可能存在贫血。贫血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血液疾病,它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营养不足、慢性疾病、失血等。当血红蛋白水平降低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头晕、心慌、乏力、恶心以及脸色苍白等。当血红蛋白水平异常升高时,可能红细胞数量过多所致,但是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诊断,明确病因。

4血小板:止血的“维修小兵”

血小板虽然体积微小,但被誉为守护血液的“止血勇士”。每当我们身体遭遇创伤,血小板便会挺身而出,能够在伤口处迅速集结,通过释放化学物质和黏附作用,促进血液凝固,从而形成血栓,堵住伤口,防止血液流失过多。当血小板的数量异常升高时,意味着身体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流动性降低,进而增加血栓的风险;当血小板的数量过低时,意味着身体在遭遇创伤时可能无法有效地止血,导致血液流失过多,甚至危及生命。

总之,拿到血常规化验单时,只需重点关注以上这几个重点指标,如果化验结果显示这些关键指标出现异常,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不应轻视。同时也要注意,健康检查只是了解身体状况的一种手段,而非最终的诊断结果,不应过度恐慌或自我诊断,而是应该信任医疗团队,听取建议和治疗方案。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