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外周血管“堵”了怎么办?介入治疗来帮忙!

时间 :2024-07-15 作者 :廉鹏 来源: ​平度市人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你是否经常感到腿脚发凉、酸胀,走几步路就疼痛难忍?你是否发现腿部皮肤颜色异常,甚至出现溃疡?小心!这可能是外周血管疾病发出的警报!

1.人体的“生命管道”——外周血管

我们身体的血管如同四通八达的道路,为各个器官输送着养分和氧气,而外周血管就像连接肢体末端的道路,一旦“堵塞”,就会像城市交通瘫痪一样,带来严重的后果。

外周血管疾病,是指发生在心脏以外,供应四肢、头部、腹部等器官血液的血管的疾病。简单来说,就是除了心脏和脑血管以外的血管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它会导致血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影响血液流动,如同水管生锈、堵塞一样,让血液无法顺利到达身体的各个角落。

2.外周血管“堵”了,身体会发出什么信号?

外周血管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发展,身体会逐渐发出一些“求救信号”,提醒我们及时就医:

下肢发凉、麻木、疼痛,尤其是在行走或运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医学上称之为“间歇性跛行”。

腿部皮肤颜色改变,例如苍白、发紫或发黑。

腿部出现溃疡或坏疽,久治不愈。

下肢静脉曲张,出现蚯蚓状的蓝色血管。

腿部肿胀,尤其是在傍晚或长时间站立后。

脉搏减弱或消失,用手触摸足背或腿部动脉,感觉搏动减弱或消失。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请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

3.传统治疗方法VS介入治疗

过去,治疗外周血管疾病主要依靠药物治疗或外科手术。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药物治疗:主要起到改善症状、延缓病情发展的作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血管狭窄或闭塞的问题。

外科手术:需要开刀,创伤大、恢复期长、风险较高,对于年龄较大、合并症较多的患者来说,手术风险更大。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介入治疗逐渐成为治疗外周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

1)什么是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医生在患者手腕或大腿根部的血管上开一个小孔,将一根非常细的导管插入血管,利用导丝、球囊、支架等器械,在影像学设备的引导下,到达病变血管进行治疗。

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介入治疗具有以下优势:

微创、安全、痛苦小:不需要开刀,仅需局部麻醉,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

恢复快、住院时间短:通常术后观察数日即可出院,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适用范围广,尤其适用于高龄、合并症多的患者:对于传统手术风险较高的患者,介入治疗提供了一种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2)常见的介入治疗方法有哪些?

针对不同的病情,医生会选择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法,常见的有: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利用球囊扩张狭窄或闭塞的血管,恢复血流通畅,如同疏通管道一样。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在扩张血管的基础上,植入支架以维持血管通畅,防止血管再次狭窄,就像在管道里安装支架一样。

药物涂层球囊/支架:在球囊或支架表面涂覆药物,抑制血管内膜增生,防止血管再狭窄,如同给管道涂上一层保护膜。

血栓抽吸术:利用导管将血管内的血栓抽吸出来,恢复血流通畅,就像用吸尘器清除管道里的垃圾一样。

3)介入治疗后需要注意什么?

介入治疗虽然创伤小,但术后也需要做好护理,才能保证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

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按医嘱服药,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度运动。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4.预防外周血管疾病,从改变生活方式开始

外周血管疾病虽然可怕,但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控制血压、血糖、血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都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合理饮食:低盐低脂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高糖、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适度运动:坚持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降低患病风险。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早期病变,及早治疗。

5.总结

总而言之,外周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病,但并不可怕。介入治疗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为战胜疾病提供了新的选择。如果怀疑自己患有外周血管疾病,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山东广播电视报